長庚醫工所吳旻憲團隊透過開發創新檢測技術來打造「大腸直腸癌檢測健康生活圈」


長庚醫工所吳旻憲團隊透過開發創新檢測技術來打造「大腸直腸癌檢測健康生活圈」

醫工所吳旻憲特聘教授研究團隊

依據國健署的統計數據顯示,年齡落在 50-69 歲族群,其大腸直腸癌發生率,由 1995 年每十萬人 72.1 人,急遽增加至 2010 年的每十萬人 136.3 人,此現象已對於國家醫療照護資源產生重大的影響。就大腸直腸癌自然病史而言,90% 的大腸直腸癌係由瘜肉進展而來,而瘜肉進展至大腸直腸癌的時間大約是 5-10 年,這現象說明若是能對大腸直腸癌有正確的早期檢測,則能大幅降低國人大腸直腸癌的發生率與死亡率。在台灣常規的大腸直腸癌檢測上,政府自 2004 年起針對 50-69 歲民眾提供每兩年一次免費的糞便潛血檢測,並於 2013 年將其年齡延長至 74 歲。儘管每年平均參與糞便潛血檢測的人數約為 110-120 萬,但其涵蓋率卻未及 50%,這無疑影響了國家檢測計畫的成效與國民健康的維繫。此外,在糞便潛血檢測的執行上,參與檢測者的陽性率大約為 6%,因此可估算出每年約有 6.6 萬的國人需要進行後續的大腸鏡檢查,但實際有進行後續大腸鏡檢查者只有 70%,不足國外的 95%。更嚴重的是,國健署的統計發現,大腸直腸癌檢測陽性但未接受後續大腸鏡檢查者,比有接受大腸鏡檢查的人高出 1.74 倍的大腸直腸癌死亡率,更證明了低檢測率的現狀對國民健康及生命所造成的嚴重影響。

為了瞭解多數台灣民眾不願意進行大腸直腸癌檢測的原因,台灣腸癌病友協會進行了一項問卷調查,發現有高達 54% 的參與檢測民眾認為現行的糞便潛血檢測不夠便利,特別是在採集糞便檢體的過程中,不僅要避免糞便落入馬桶水中,還須親自用採便棒去挖取糞便,這過程不僅麻煩且容易引起參與檢測民眾心理的不適。因此,為了提高民眾大腸直腸癌檢測意願,與減少檢測流程的不便利性,醫工所吳旻憲教授實驗室開發了一項衛生紙式家用糞便潛血檢測產品「擦即測 (JustWipe®) (圖一)。這項產品將民眾熟悉的如廁用衛生紙概念,開發成大腸直腸癌檢測的工具,透過將衛生紙作為糞便採集與糞便潛血檢測之載體,「擦即測 (JustWipe®)」成功地將大腸直腸癌檢測融入民眾日常的如廁過程中,搭配該團隊自行開發的高靈敏度反應試劑,民眾可在 60 秒內就得知大腸直腸癌檢測結果,讓民眾更樂於參與檢測並關注自己的健康狀況。

此外,吳旻憲教授研究團隊還有另一項基於血液的新興癌症檢測技術─循環腫瘤細胞檢測(圖二),可通過分析游離於血液中的轉移癌症細胞,來進行癌症之早期檢測、癌症治療成效之評估、或是癌症復發之追蹤等臨床應用。該技術對於不願意接受進一步侵入性大腸鏡檢查的大腸直腸癌檢測高危險族群(即糞便潛血陽性民眾),提供以抽血的方式來進行循環腫瘤細胞的檢測,幫助他們進行大腸直腸癌之檢測,以避免憾事的發生。

簡言之,基於以上「衛生紙式家用糞便潛血檢測產品─擦即測 (JustWipe®)」與「血液循環腫瘤細胞檢測」兩項檢測工具,可讓民眾對自身健康情況有著更清晰的了解與更高的自主性,並通過即時的檢測提醒,為國人打造更安心的日常生活,以達到「舒適檢測、即時發現、安心生活」的健康生活圈。

 

衛生紙式家用糞便潛血檢測產品「擦即側」檢測流程
圖ㄧ:衛生紙式家用糞便潛血檢測產品「擦即側」檢測流程
新興血液癌症檢測技術─「循環腫瘤細胞」檢測流程
圖二:新興血液癌症檢測技術─「循環腫瘤細胞」檢測流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