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講座紀實:由談臺灣為何需要「新憲運動」

文化講座紀實:由 318 談臺灣為何需要「新憲運動」

通識中心

今年 3 月 18 日發生的「三一八運動」,是臺灣近年來規模最大,也是影響最深遠的一場運動。這場運動頗為複雜,即使結束將已近半年,但各界仍難以清楚掌握瞭解其背景與衝擊。大致而言有兩點是可以確定的:這不僅是一場「學生」運動;這也不僅是一場「社會」運動,而不無可能是臺灣第三波民主運動的濫觴。這場運動最終訴求之一的「召開公民憲政會議」,可能開啟臺灣民主改造的一個方向。本校於教育部「邁向頂尖大學」計畫項下辦理「文化講座」系列演講,在 10 月 29 日晚間七點特別邀請臺灣大學法律系顏厥安教授主講「由 318 談臺灣為何需要『新憲運動』」,即針對這個脈絡進行探討。

首先,顏教授就「三一八運動」的過程,分析從 2013 年 6 月簽署服貿到 2014 年 3 月中旬各界的輿論及發展情況。同時以條列方式與照片解說,帶領師生重回 3 月 17 日的靜坐與 18 日的晚會和行動,以及 4 月 10 日學生從立法院撤離的情形。或許,這場運動可視為野百合運動的延伸,也是野草莓世代運動的一個反省。同時,也讓我們思考這到底是反服貿的運動,還是純粹的學生運動、社會運動或民主運動。當然,活動落幕並非象徵事件的結束,而是留下一段有待深入探究的歷史,它所延伸的面向可以觸及到各種不同的議題。就政治面而言,則能追溯到 2005 年兩岸關係及問題;而 2008 年政黨輪替是個關鍵,協商政策的導向對於社會大眾也產生了劇烈的影響。至 2010 年簽署的 ECFA 協議及吳習會後的九二共識等主張,皆是這場運動所醞釀的成因。此外,經濟問題及衍生的貧富差距現象,也是不可小覷的課題。從運動的整體面來看,顏教授認為這可以看得出年輕世代對於社會不正義的集體感受已經萌發;而人民對於政府處理事件的暴力態度,則產生質疑與不信任感;甚至,很可能引發一波憲政的危機。

在全球化與中國崛起的環境下,臺灣面臨許多重大的挑戰,必須要有相當大的能量來應付。其中,最重要的是「政治」部門必須在周密與正確的觀念下,以有效的政治領導方式,來促進社會的團結。因此,透過 318 的洗禮後,我們需要的就是進行一場「新憲運動」。除了推動召開民間公民憲政會議之外,並且督促政府推動憲改,使彼此共同因應問題、面對挑戰。最後,顏教授勉勵各位學生千萬不能有犬儒的心態,要好好讀書,擁有知識才能轉為改變自己未來的力量。本次講座由於有顏教授精闢的見解,加上會後師生踴躍提問,反應熱烈,使與會者受益良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