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講座紀實:高等教育評鑑制度與大學教育
通識中心
高等教育是當代社會最主要的知識生產領域。歷經社會的變遷,當前高教核心的論述,正處於所謂「新自由主義」的方向,強調「市場競爭」、「績效評鑑」與「產業優先」的趨勢。尤其,從 1980 年代後,這個思潮全面改變了全球各地的高教體系,臺灣也受此影響,正逐步朝向鬆綁政策與完全市場化來發展。但是,這個方向是正確的嗎?它存在怎樣的問題?各式評鑑機制對教育現況帶來什麼影響?本校於教育部「邁向頂尖大學」計畫項下辦理「文化講座」系列演講,在 12 月 5 日晚間七點特別邀請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陳政亮教授主講「高等教育評鑑制度與大學教育」,為我們提出許多分析。
陳政亮教授為英國蘭卡斯特大學社會學博士,目前任教於世新大學社會發展研究所。研究領域為科學研究與勞動研究。曾開設「社會發展理論與研究」、「認同政治」、「社會理論」、「科學、技術與社會」與「反思多元文化」等課程。並著有〈知識生產與學術評鑑〉、〈社會保險的失敗〉與〈科學、技術與社會文化:對科學信念的反思〉等論文,以及主持多項研究計畫。
講座中,陳教授首先分享學成歸國後任教的心得,他發現目前臺灣高等教育各個科系普遍存在著一個市場性的問題。例如:講求提升教師個人的學術表現,或者是科系發展是否符合學校的要求,在在呈顯出市場性的特質。反觀過去校園中純粹以學習為目的的氛圍已全然被取代,因而促使陳教授去接觸並研究相關的議題。我們必須回溯到 1980 年代前後的社會背景,才能夠對當前大學教育的發展情勢進行解讀。80 年代適逢解嚴關鍵及新自由主義發展的交會期,諸多由政治所衍生的控制體系,在臺灣甚至全球各地面臨巨大轉型。這股風潮逐漸鬆動了自戒嚴以來的黨國教育,帶領大學教育邁向自由化的發展;相對也出現等級評比的排列及激烈的競爭現象。陳教授也與在座師生分享戒嚴時期對於語言及傳播的控管政策。受 80 年代影響,從壓抑到解放,即「意識形態」論述的成形。處在這種社會的邏輯內,人人都有權利接受自由的教育;教育被視為一項被納入世界市場的競爭產業。所以,也設計出符合期待的指標與自我控管的規範,而促成評鑑制度的繁殖增生。
處於競爭狀態中的學生,其人格發展也會被影響,並被定義出各個不同的身分階級。這些階級之間的關係是對立而且相互排斥,也形成各種待解的問題。在這個被期待的市場化教育環境之下,社會自 80 年代初迄今也締造出許多大學生的污名化形象。陳教授指出:重建目前高等教育的方法,就是要建立一個去競爭化,而且是「公共化」的「合作」教育;也就是說把大學視為替社會服務、取材及提供每個青年自我成長機會的優質環境。陳政亮教授的演說見解精闢,同學提問踴躍,意見得以相互交流,讓與會師生受益良多。
▲主講人:陳政亮教授 |
▲講座現場學生踴躍提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