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講座:我們還是「人」嗎?-跨界的想像與真實
通識中心
現代社會科技的高度發展,雖帶給人們前所未有的物質享受,但也相對的帶來不少的禍害;因此,讓人們重新回過頭來省思自身的處境,同時也啟動對傳統事物的重新思考。當二元對立的世界觀已逐漸模糊,上下、尊卑、貴賤、左右、楚河漢界,甚至男女、人獸之間的區別界線,都已有跨界的可能。身為人類的我們,是否還是「人」?而又憑藉著什麼被認定為人?「人」的定義又是什麼?如何回應這些疑問,便得要從人獸之間長期的分野開始思索。本校於教育部「邁向頂尖大學」計畫下辦理文化講座系列演講,特別邀請台灣師範大學英語學系梁孫傑教授主講「我們還是人嗎?-跨界的想像與真實」,由本中心陳鳳儀老師擔任主持人,共同帶領長庚師生探索這個精采有趣的議題。
首先,梁教授講解古今中外有關「人」的定義。在網路發達的現代社會,人類的存在就像是一組辨識圖碼與代號。古代甲骨文的造字,「人」的原型就是直接呈顯出直立和打恭作揖的樣貌。除了「人」與「非人」的區別,是以能否直立為判斷之外,其他還以其具有知識、語言、思想、道德和靈魂等等面向來分辨。在文藝復興時期,達文西《人體比例圖》呈顯以出直立的人類作為宇宙中心點的重要思維。這種面向甚至影響 19 世紀的學者佛洛伊德、達爾文和馬克思的思想學說。必須質疑的是,果真唯有人類才能直立嗎?那麼,長頸鹿的存在又如何解釋?再者,就工具和技術而言,也並非為人類所獨有,例如蜜蜂能夠製造出規則整齊的蜂窩。著名動物學專家珍‧古德 ( Jane Goodall ) 也在專書證明:黑猩猩也有使用工具的能力,並為動物研究展開嶄新的一面。
梁教授於講座中,也提到人類與道德之間的關係。同時延伸至古代生物學起源中「海洋」過渡至「陸地」的進化論,並論及兩者的二元關係。陸地生物象徵著道德與文明,具有限制與禁忌的機制;海洋生物則是原始與本能的象徵,自由與放任為其本性。梁教授舉猴群為例,牠們也存在道德懲罰的社會概念。另外,就思考而言,「我思故我在」是人類自古以來,藉以辨別人與動物的差異點。但在後現代社會體系中,也有對於人類主導思考權力的質疑。哲學家德勒茲 ( Gilles Louis René Deleuze ) 認為人類的思考,猶如蓖麻豆蝨 ( Ixodes ricinus ) 這種昆蟲吸血後膨脹的狀態。我們對於人與動物的界定,實際上是被文藝復興時期的思維框架所侷限。我們可試問,為何存在著這些界限?彼得‧辛格 ( Peter Singer ) 於「大猿計畫」捍衛動物生存的權利;唐娜‧哈洛葳 ( Donna Haraway ) 則言明人只是世界上萬物其中之一種,卻自視甚高,並操控著其他動物的生存權。梁教授認為:我們必須去除諸多觀念的限制,去理解、愛護並包容其他生物的存在,人類的視野將因而更為多元且寬廣。梁孫傑教授的精闢觀點,迴響熱烈,讓在場師生受益良多。
▲主講人:梁孫傑教授 |
▲講座現場一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