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維電子顯微影像重建-愛因斯坦醫學院休假研究紀實 解剖科 柳文卿 副教授 在解剖科教學人力長年吃緊的情況下,我有幸地獲得在 2010 年休假的機會,得以回到三十年前開啓我學術生涯的美國,進行長達八個月的客座研究工作。行前我參加了白浪冒險學校在烏來的溯溪活動,被帶到約有五層樓高的斷崖邊,自行決定是否跳下。那不到三秒鐘自由落體的經歷,覆蓋了先前躊躇煎熬的記憶。對年過半百、學術工作面臨極大困境的我,此行正如丹麥哲學家祁克果所言,是”信心的一躍”。 參訪的紐約阿伯特愛因斯坦醫學院 ( Albert Einstein College of Medicine ),位於紐約市布朗區隸屬於猶太人所創辦的耶西華大學 ( Yeshiva University )。自 2008 年起,它的新院訓是:“Science at the Heart of medicine”( 科學心繫醫學 )。又因為它是唯一經愛因斯坦本人同意,以其為名的機構,所以在院區內有不少他的名言雋刻,例如:Anyone who has never made a mistake has never tried anything new. ( 未曾犯下任何錯誤的人,即是未曾嚐試任何新事物的人。)Imagination is more important than knowledge. Knowledge is limited. Imagination Encircles the world. ( 想像力比知識重要,知識受限於想像力所界定的範疇。) 這些語錄,提示著勇敢創新的精神,對航向未知的研究人員,給予無比的信心與鼓勵。 愛因斯坦醫學院僅提供研究所學程,以培育臨床及醫學研究人才為主。入學人數每年不到三百,卻有三百個研究實驗室,師生比高達 3.3:1。所有獲得入學許可的研究生,學費全免,並有每年三萬美金的津貼。然而,愛因斯坦醫學院所誇耀的卻是它的教師行列。在開辦之初,紐約時報即預言:「以其傑出之師資陣容,必可確保該學院在世界之偉大醫學院名單裡,佔有一席之地」。時至今日,院長在寫給新進教師的聘任信中,仍再次強調:「自 1955 年創院以來,本院最獨特的強項就是師資」對教師的重視,不只是口號而已,它有教師發展中心 ( office of faculty development ) 的編制,循環舉辦各樣實用的課程,並保證新進教師有研究經費的補助。還有博士級的行政人員,輔助對外各項校外計劃之申請,林林總總,對教師專業的培育可謂相當用心。猶太人向來給人刁鑽吝嗇的感覺,但是這種「既要馬兒跑,就給馬兒吃得飽」的策略,修正了我偏差的看法。 我所參與的研究室位於神經科學所,稱線蟲解剖中心,主持人為 Dr. David H. Hall。美國國衞院給予他科學教育類的經費,建構了兩個網站:其一為線蟲圖譜 http://www.wormatlas.org 是所有想要了解線蟲構造的人,必會造訪的網站。其二是線蟲影像資料庫 http://www.wormimage.org,它將早期線蟲研究者所累積的珍貴連續切片照片數位化,成為公開的科研資產。然而,能夠將這些二維影像,堆疊於腦中,重建其三度空間全貌者,大概只有 David Hall 一人。有效地傳遞三度空間的知識,必須藉助描圖及模型建構。拜電腦繪圖能力不斷提昇之賜,目前已可用視覺化軟體來重建。該實驗室近年來則針對帶有基因改造之線蟲株做形態學的分析。改採高壓急速冷凍方式製備樣品,配合後續的電子顯微鏡三維斷層顯像術 ( electron microscope tomography )。以下就二者在線蟲解剖上之應用作簡單的介紹。 線蟲是被廣泛使用的一種模式生物,由於其外殼有幾丁質包裹,和植物細胞類似,不容易用液體滲透的方式加以固定。近年來所發展出來的急速冷凍技術,則可以解決這個問題。所謂高壓急速冷凍法,就是在兩千個大氣壓力下,施加液態氮,使生物樣品瞬間固定,其內所含的水分子,也可在這個急速冷凍的狀況下,直接轉換成玻璃冰 ( vitrified ice ),避免體積較大的立體冰晶 ( cubic ice ) 產生,傷害到組織。線蟲的長度 1 毫米、直徑 60 微米。這個尺度,容許全蟲固定。而後製的橫斷切面,也可以完整納入電子顯微鏡的視野,不必縫接,可謂恰到好處。 一般而言,生物樣品切片,使用穿透式電子顯微鏡觀察,其解析度在一個奈米上下。這個數字指的是 X 和 Y 軸方向的解析度。至於 Z 軸方向的解析度,就取決於切片的厚度了,它大致介於 30-100 奈米之間。然而,電子顯微鏡的景深在微米的範圍,也就是切片厚度的十倍以上。所有包含在切片之內的構造,均以堆疊 ( superimpostion ) 的方式投射成二維影像。對於比切片厚度還要小的構造,例如細胞囊泡的融合點,則無法得知其 Z- 軸方向的正確位置。今將三維斷層顯像 ( tomography ) 技術應用在線蟲上,可大大提昇其切片樣品在 Z- 軸方向的解析度。它的做法是收集一系列試片在 ±70° 之間傾斜的投影,共計約百餘張的影像,利用電腦進行比對、校正、 補償、重組。得到一組在 Z- 軸方向,每隔 3 奈米的連續斷層切片 ( virtual serial sections ) 影像;之後交給具有判讀能力的研究者,進行標誌 ( segmentation )。其中影像收集的部份最為關鍵,雖然儀器商可以提供軟體,但實際上的運作,對僅有生物背景的研究人員而言,仍有當高的門檻。 下圖為線蟲雙器指狀細胞的三維模型,係建構自 15 片的 250 奈米實體切片,含 1256 層斷層切片,總長 3.75 微米,由副研究員 Ken Nguyen 製備樣品,於紐約結構生物學中心 ( New York Structural Biology Center http://www.nysbc.org/ ),在 Dr. William Rice 協助之下,取得的三維斷層影像,加以重建標誌而成的,在此一併誌謝。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