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講座紀實:論辛稼軒作品中的天倫情 通識中心 「金戈鐵馬,氣吞萬里如虎」( 辛棄疾〈永遇樂〉) 是辛棄疾 ( 稼軒 ) 留給後人的鮮明形象,然而卻極少人注意到這位愛國詞人在其他角色中的性格。本校在「發展國際一流大學及頂尖研究中心」計畫下辦理文化講座,於 6 月 7 日晚間 7 時舉辦第 30 場次講座,邀請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所研究員、臺灣大學中文系兼任教授林玫儀教授蒞校主講:「錚錚鐵骨下的溫柔心──論辛稼軒作品中的天倫情」,由本中心簡宗梧特聘教授擔任主持人,本校大家長包家駒校長亦撥冗到場聆聽。透過稼軒的詩詞作品介紹,我們一同了解其鮮為人知的家庭生活及親屬互動關係,感受這位愛國詞人內心溫柔的一面。 林教授的演講首先從世人熟悉辛棄疾「以氣節自負,以功業自許」的形象切入,介紹〈永遇樂〉、〈破陣子〉及〈婆羅門引〉等作品,其次由四個主題的倫理親情角色觀察辛稼軒的家庭生活,分別為:(一) 親子間的互動、(二) 夫妻間的互動、(三) 與岳家的互動、(四) 親族間的互動等。其作品情感真摯動人,無論是期勉九子的感懷之作,如:〈感懷示兒輩〉( 詩 )、〈西江月〉( 詞 ),或是描寫夫妻生活的〈浣溪紗〉壽內子( 詞 )、〈新居上梁文〉,與親族互動作品:〈臨江仙〉再用韻送祐之弟歸浮梁 ( 詞 )、〈鵲橋仙〉慶岳母八十 ( 詞 ) 等,均顯示出辛棄疾家庭生活、親族互動的和諧。正如林教授所言:辛棄疾雖曾向朝廷上奏抗金復國的各項意見,但因屬於朝廷非主流勢力,其意見受到排擠,屢遭貶謫罷官,壯志難酬;但是在家庭 、親情、事業經營上,則是相當成功的。林教授也用現存的辛棄疾家庭生活作品中,引導在座師生一同推敲辛棄疾與元配妻子間,相差的歲數的可能性,雖然研究結論並不稱得上是重大發明或突破,但是求真求實的精神與態度,是更令人值得推崇與學習的。 當晚的文化講座,突破了大眾熟知辛棄疾的個人形象,並且藉由本次主題,也期勉學生無論在文學欣賞或專業領域研究中,能夠別具隻眼,觀察出與眾不同的面向,能有更深刻的體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