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iscolin–槲寄生中之抗發炎活性成分

無標題文件

 

Viscolin–槲寄生中之抗發炎活性成分

  天然藥物研究所 呂彥禮 副教授

  槲寄生 ( Viscum coloratum ) 為桑寄生科 ( Loranthaceae ) 槲寄生屬 ( Viscum ) 植物,又稱 mistletoe,為半寄生常綠灌木,常寄生于桑科、茶科、芸香科、薔薇科和豆科等 29 科 50 餘種植物上。主要分佈在熱帶及亞熱帶地區。本屬植物約可細分為 70 多個種,中國分佈可歸類為 11 種,台灣分布歸類為 4 種。在中國被供作藥用已具悠久歷史,傳統上將它作爲祛風濕藥物,其味苦、平,歸肝、腎經,有祛風濕、補肝腎、強筋骨、安胎作用。根據現代研究發現其主要成分為 terpenoids 與 flavonoids,具有擴張冠狀動脈、強心、降血壓、改善微循環、抗血小板凝集、增強免疫功能及抗腫瘤等作用。根據調查,目前台灣市售之寄生藥材,在 39 家中藥店藥材中,約有 60% 為槲寄生,其餘 40% 為台灣產之大葉桑寄生 ( Taxillus liquidambaricolus )。而台灣目前市售之槲寄生幾乎全為中國進口之槲寄生 ( Viscum coloratum )。

  發炎反應在維持生理功能上有著重要的作用,而且和許多疾病的發生也具有一定的關係,發展可以抑制過度或不當活化的嗜中性白血球藥物是改善發炎症狀的有效方法。將由槲寄生以甲醇萃取得到萃取物後,經分配萃取再依極性分成氯仿可溶層、正丁醇可溶層與水可溶層。 透過活性評估後,發現氯仿可溶層有最強的抑制作用,依活性導引分離氯仿可溶層後得到 viscolin 和 oleanolic acid。

Viscolin結構圖

  經評估 viscolin 和 oleanolic acid 的活性,在 1 mM 的濃度下,對 fMLP/CB 刺激嗜中性白血球引起超氧自由基釋放的活性,抑制率高達 79.1% 與 70.7%。Oleanolic acid 被證實是 lipoxygenase 抑制劑,而 viscolin 能有效抑制嗜中性白血球呼吸爆破、去顆粒及黏附因子表現的反應,其作用機轉是經由抑制 phosphodi-esterase 酵素,進而活化 protein kinase A 而來 ( Free Rad. Biol. Med., 2006, 41,  1433-1441 )。結果顯示,viscolin 或槲寄生氯仿可溶層物質具有往抗發炎藥物開發的潛力。另外,利用人類臍靜脈內皮細胞,並以 TNF-a 為刺激劑當研究模式,測試 viscolin 之抗發炎效果,發現 viscolin 不僅可抑制血管細胞黏著分子的表現,也可抑制活性氧的生成,在動物體模式也發現類似的效果。此外,本研究為能有足夠的 viscolin 進行動物實驗,亦完成開發其全合成方法 ( Bioorg. Med. Chem. Lett., 2006, 16, 6155-6160 ),viscolin 的活性及其相關研究仍持續研究中。

  其應用部分,在國外已有含 mistletoe 治療風濕關節炎的產品將 viscolin 當做其活性指標成分,而國內藥廠亦把 viscolin 當做槲寄生 ( V. coloratum ) 藥材的品管成分之一,期待後續研究可讓 viscolin 有更多的新用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