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講座系列演講-中世紀怪物傳統與東方想像
通識中心 黃耀賢 早期文學中的怪物形象讓人有既熟悉又陌生的感覺,熟悉是因為常見其身影,而陌生則帶有濃厚的神秘色彩。中世紀的歐洲文化,承襲了希臘羅馬建構的東方異談╱怪物傳統。並依循著奧古斯丁的神學思辯,從基督教觀點詮釋怪物的意涵。因此,怪物的存在成為往後歐洲文明對於「東方╱化外之地」的共同認識與文化想像,也使其屬性愈顯複雜。本校於教育部「邁向頂尖大學」計畫項下辦理「文化講座」系列演講,在 105 年 5 月 11 日晚間七點特別邀請臺灣大學外文系楊明蒼教授主講「中世紀怪物傳統與東方想像」,帶領我們探索歐洲的怪物文化及反思東方異族的論述。 首先,楊教授為我們詮釋「怪物」的定義,認為怪物的存在與每個人的內在情感及外在世界認知息息相關。它既是一種罕見、異常,卻又可以視為能被撼動吸引,並使人驚喜讚嘆之物。同時,也顯現人類對於陌生文化或神秘未知的恐懼心理。因此,必須得透過理智進行啟蒙及除魅。接著,第二部分,他開始追溯上古世紀希臘羅馬神話中的怪物敘事。赫西奧德《神譜》,展現出奇異生世源於怪誕的觀點。而英雄和怪物的存有,也印證了自古以來二元對立的文明系譜;例如英雄被視為文明與秩序的象徵,而自然和混亂皆被包裝為怪物的隱喻。神話人物中的宙斯、阿波羅和地母蓋亞,即是此思維下的代表。楊教授以文物圖像為輔,簡述蛇髮女妖梅杜莎(Medusa)、鳥身女妖(Harpy)與斯庫拉(Scylla)的怪物形象。並將視角延伸至鄰近文化的影響,介紹希羅多德《歷史》、克特西亞斯與亞歷山大東征中有關印度文明的傳說。 第三部分,則說明中世紀怪物傳統的來源。老普林尼《博物志》為此一時期怪物傳說的經典,本書蒐羅珍奇,記載如蘋果迷(Astomi)、無頭人(Blemmyes)、亞馬遜女戰士(Amazons)與長耳人(Panoti)等等傳說,並且,將之與中國《山海經》的神怪相互參照,顯現出的異同趣味性。這些傳說故事哩,也衍生出以西方╱歐洲為中心、東方/亞非乃怪異邊陲的地域想像。再者,楊教授也提到基督教義中的怪物敘事。例如《聖經》中就出現了龍、大魚與末日巨獸的形象,具有其重要的宗教文化意涵。《自然義理》透過詮釋自然界之象徵寓意,連結可見與不可見的世界之說。奧古斯丁《上帝之城》調和了怪族與基督教的創造論,展現上帝創造的大能,預示其乃人類身體的主宰,對於所有的變易要有敬畏之心。第四部份,講述十世紀英國文學首部長篇經典《貝奧武夫抄本》。貝奧武夫征服怪獸格倫多的故事,隱含對於黑暗時代荒誕無知的斥責,也呈現代表國族傳統(同)與怪物(異)的文化對立面。因此,怪物的存在具有多元意涵,它是自我身分認同建構與他者想像投射。透過拆解、混拚與重構,顯露出複雜的文化及人性。怪物因於人對於內、外在世界的探索而存在,而人類也並進創造出理解世界的方法,展示出眾生萬物共存共榮的美學。會後,本校師生踴躍提問發言,楊明蒼教授一一回應,讓與會讀者受益良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