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校研發新型抗流感病毒藥物之發展

本校研發新型抗流感病毒藥物之發展

生化分生科 洪錦堂教授

流行感冒是由流行感冒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感染疾病,主要藉由飛沫傳染,症狀通常包含發燒、肌肉痠痛、頭痛和乾咳等;最常見的併發症為肺炎,也是導致死亡的主要原因。在世界各地造成季節性的流行感冒病毒具有易突變的特性,使病毒本身的多樣性和跨物種的傳染力提升,進而增加嚴重的發病率和死亡率,因此,流感防疫是我們必須面對的一大考驗。

流感病毒基因體是由八段基因片段所組成的 RNA 病毒,經由感染不同宿主間的頻繁重組以及病毒的正向選擇(Positive selection)將有利於病毒的突變基因保留下來,使流感病毒得以產生逃避宿主的免疫系統,以及易跨物種間的傳染。最近一次的豬流感 (SOIV,亦名 A H1N1 流感) 大流行就是最佳例子,SOIV 所涵蓋的基因包含人、豬以及禽鳥類等跨物種來源,這種新重組的流感病毒對生物防疫存在莫大的威脅。

流感病毒疫苗的施打雖可提供良好的保護效果,但由於病毒藉由突變的過程不斷進化,造成其遺傳多樣性,於是每年 WHO 都需重新預測流行病毒株,作為病毒疫苗製造依據。由於區域性流感病毒流行株有其差異性,WHO 的預測不可能完全適用於所有國家。近期 (2019 10 月到 2020 2 )已發現流行感冒在美國造成至少 35 萬人住院與至少 2 萬人死亡,嚴重影響社會經濟,也暴露病毒疫苗施打在防疫上的不足,因此研發抗流感藥物提升完整防治流感病毒致為重要。

目前美國食品與藥品檢驗局批准的流感抗病毒藥物,包括常用的克流感與瑞樂沙(抑制病毒神經胺酶),與最新的抗流感藥物 Xofluza (紓伏效,抑制病毒聚合酶)兩種專利用藥,皆有不錯療效。但每每遇到流感大流行時,需要國家發費大筆經費跟國外藥商購入,甚至遇到有錢買不到的窘境,另外也發現具有抗藥性的病毒株陸續出現,因此開發新一代具有不易產生抗性的抗流感藥物是刻不容緩的事。

本校流感研究團隊與國家衛生研究院從 2006 年開始合作,以宿主做為藥物的標靶,開發一系列新型的流感病毒抑制劑,希望透過儲備國人自行開發的抗流感藥物為流感大流行做好準備。此團隊建置細胞試驗的抗流感病毒藥物篩選平台,針對約 2 萬個小分子化合物進行篩選,從中鑑定出有效具有抗病毒活性的化合物,並深入探討其抗病毒機轉研究。研究發現衣康酸 (ITA) 系列抑制劑具有廣效性與不易產生抗藥性;該藥劑針對宿主細胞,透過抑制病毒蛋白分子在細胞核運輸,進而阻礙病毒顆粒的組裝,達成其抗病毒的能力。

此外,本校天然藥物研究所謝珮文教授團隊以上述之 ITA 系列為基礎,設計並合成數十個衍生物,對各種流感病毒株具有廣效性活性;包括過去十年中引起大流行的 SOIV 豬流感病毒株,以及對臨床用藥克流感有抗性的病毒株,都有令人滿意的抑制效果。研究結果顯示 ITA 系列化合物有潛力進行更深入的研究與開發,希望未來能進行抗流感病毒藥物的臨床試驗,為流感防疫開啟另一新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