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夏季養生

中醫夏季養生

中醫系 郭順利醫師

中醫養生有因人、因時、因地制宜的觀念,因人的體質、所生病徵;時間(四季、日夜)、居住環境皆有不同,因此無論是用藥治病,還是生活起居調養亦須有所不同,也因此每個季節的養生原皆有所差異,其中夏季有不同於其他季節的養生原則。

中醫古籍《黃帝內經》已記載四季養生原則,其中有關於夏季養生原則總綱提及:「夏三月,此謂蕃秀,天地氣交,萬物華實,夜臥早起,無厭於日,使志無怒,使華英成秀,使氣得泄,若所愛在外,此夏氣之應養長之道也。逆之則傷心,秋為痎瘧,奉收者少,冬至重病。」這段話主要可分幾部分,從立夏( 109 年是 5 5 )開始到立秋( 109 年是 8 7 )的三個月中大自然的運行規則是生長旺盛,天氣上下的氣交流變動旺盛(如午後雷陣雨般快速變動),此時植物生長旺盛且開花結果,因此人也需要順應天地之運作,按太陽的活動規則息,早起晚睡多曬太陽(無厭於日)。其次是心理與生理兩部分的養生原則,心理上夏天不要常常發怒生理上就身體層面而言,外面是指氣應該要向外走(使氣得泄),讓自己多出汗,另外,就生活層面而言,外面是指要常常出去戶外活動,這樣又呼應了前面的「無厭於日」的道理,要多多出外曬太陽,這樣就是夏季養長、顧護陽氣的基本原則。最後一小段則指出如果不照這樣的養生原則而行,會產生怎樣的病理變化,如果違反夏季養生原則,很容易影響到心這個系統的運作,身體的能量(陽氣)供應不足,而在秋冬這兩季寒氣較盛的季節,會產生痎瘧這一類等寒性疾病。

根據以上的原則我們便可掌握夏天在生活起居飲食基本概念,具體的措施例如,飲食上有所謂的勿過食生冷瓜果以免傷脾胃的陽氣,甚至還有說夏吃薑的說法,主要就是讓身體的寒濕可以自內到外藉出汗排掉,而不要積存身體裡,不然等到秋冬,外寒引動內寒容易發生例如像氣喘、鼻過敏、感冒咳嗽等這一類呼吸系統的寒性疾病。起居原則需要順應晝長夜短的夏季,晚睡早起,白天應該要出外活動,適當日曬,能在夏天保持適度日曬及運動出汗,顧護身體的陽氣,等同緩和輕度的免費「三伏貼」,可以降低秋冬時,氣喘、過敏性鼻炎等疾病的發作。現代人往往躲在冷氣房吃生冷瓜果,恰恰是違反上述的夏季養生原則的,以至於最後得自費做「三伏貼」治療自己嚴重的鼻子過敏。

中醫說的陽氣聽起來可能太玄且抽象,我們也可以由一些西醫研究來旁證中醫的想法,中醫強調的夏天日曬增加體內陽氣這個說法,可連結於日曬促進維他命 D 生成,增加腸胃道對鈣質的吸收,維持骨骼正常生長發育,但除了這個作用外,維他命 D 對腸道免疫及腸道菌群也有影響,維持身體正常的維他命 D 可以維持正常腸道免疫,控制腸道菌群,降低氣喘患者發作的頻率及類固醇使用量。除此之外,孕婦單獨補充維生素 D 可降低先兆子癇、妊娠期糖尿病、新生兒低體重和嚴重產後出血的風險。維生素 D 對身體的影響比我們過去認為的鈣質吸收,還要更全面且廣泛的,同樣的,運動及日曬的好處,也絕非僅增加維他命 D 這樣的作用而已,在此僅是舉個例子說明。

最後附帶一提,上述一般的養生原則雖然適用大多數人,但對於像紅斑性狼瘡病患這類燥熱體質的患者,日曬反而會加重患者燥熱造成疾病發作更頻繁,所以盡量避免。同樣地,夏季常用來治療過敏性鼻炎、氣喘的「三伏貼」也不是適用於所有人,必須因人制宜。

中醫養生有因人、因時、因地制宜的觀念,因人的體質、所生病徵;時間(四季、日夜)、居住環境皆有不同,因此無論是用藥治病,還是生活起居調養亦須有所不同,也因此每個季節的養生原皆有所差異,其中夏季有不同於其他季節的養生原則。

夏天日曬運動出汗,可以讓身體內的寒濕排出體外,有益身體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