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付出愛、接受愛-「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

付出愛、接受愛-「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

學務處 課外活動組

  本校於 4 21 日邀請果陀劇場蒞校演出經典好戲「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 Tuesdays with Morrie )。當天晚間七點正式開演,但下午五點活動中心三樓劇場入口,已擠滿迫不及待觀賞好戲的觀眾,會場大約有 1,700 多位師生共同欣賞這場發人省思的精彩大戲。

  「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是美國作家米奇.艾爾邦 ( Mitch Albom ) 於西元 1997 年出版的回憶錄,曾被多國改編成電影、舞台劇等各種藝術表演,是一齣能讓人沉澱、靜心和聆聽自我生命價值的劇作。果陀劇場於 2011 年將原著改編成舞台劇,故事富饒底蘊,演出至今已高達 198 場次的紀錄。此次至長庚大學演出為果陀劇場首次至大學校園登場,期望與觀賞的民眾共享這場心靈饗宴。

  這齣劇作在敘述一位因現實而放棄最初夢想的主角米奇 ( Mitch ),去尋找大學求學期間一位十分談得來的教授莫利.史瓦茲 ( Morrie Schwartz ),上了最後十四堂星期二的課。透過二人生動感人的對話交流,將人生、希望、愛、名利、衰老及死亡的意義等議題,做深入的剖析,頗能啟發觀眾哲思,重新對生命價值做深刻的探索。劇中主角米奇,大學畢業後一路跌跌撞撞的進入社會,捨棄自己熱愛音樂的初衷,追求現實生活的利益,選擇金錢市儈的功利遊戲。歷經16 年後汲汲營營賺取所需的日子,米奇成為了一位看似光鮮亮麗的成功者,身兼五份工作,寫專欄、主持電台,遠赴各地採訪世界體育賽事。偶然間,米奇在電視上看見大學談心的莫利教授接受電台訪談,得知其得了一種全身肌肉會逐漸萎縮,神智卻仍保持清醒的「葛雷克氏症」( Motor Neuron Disease,簡稱 M.N.D )。燃起米奇重新與莫利教授連絡的動機,原本只想盡學生的本分前往探望,卻漸漸受到莫利教授發人省思的對話,而對現實社會中生命價值的意義做了重新的詮釋。

  劇中故事極欲傳達人生兩大課題-「死亡與愛」,尤其是許多精采和細膩的對話,句句令人振聾發聵,深深地刻劃在每位觀眾的心理。誠如:「死亡只是結束生命,沒有結束關係」、「一棵樹的葉子最好看的時候,就是落葉之前」、「只要當你學會死亡,你便懂得活著」,這些引人思考的哲理,說明生命對死亡並不可怕,每個人都應該坦然的面對死亡,進而珍惜生命。又如:「生命中最重要的事情就是學習如何付出愛,以及接受愛」、「愛是罪惡的敵人,不帶有任何傷害的敵人」、「愛永遠不會放棄任何恨他的人」等,都再再告訴我們:生活中只要充滿著愛與付出,就能造就出生命無限寬廣的大道!

  觀賞完這場具高水準的人文素養劇作,點出了心靈深處的疑惑,解答面對人生的難題,在場觀眾無不以熱烈的掌聲回應劇中發人省思的課題,帶走了滿滿的希望和感動。

現場約1700名觀眾

演員金士傑與卜學亮精彩對手戲

▲劇情內容發人省思

學生會代表獻花並與表演者合影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