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文化講座紀實:貨幣戰爭

文化講座紀實:貨幣戰爭

通識中心

   2013 2 16 日,英國《金融時報》( Financial Times ) 報導 G20 國家在莫斯科召開財政部長會議,與會國家皆認為:必須防止貨幣戰爭 ( currency wars ) 的爆發。貨幣戰爭:顧名思義,是以貨幣作為武器之戰爭。但是,貨幣如何能夠成為武器?而戰爭又如何進行?假設貨幣戰爭開戰,對台灣又產生什麼影響?這是個值得大眾思索的議題。本校於教育部「邁向頂尖大學」計畫下辦理文化講座系列演講,特別邀請台灣大學經濟學系吳聰敏教授主講「貨幣戰爭」,由本中心王光正老師擔任主持人,一同帶領師生探索貨幣戰爭的多重面向。

  首先,吳教授以一張蜘蛛圖片作為引言。多數人認為,蜘蛛是醜陋的生物,其實它卻具有調節生態的功能。本次演講主題「貨幣戰爭」,就像投影片中的蜘蛛,同時兼具優、缺點。貨幣戰爭的形成和各國實施的貨幣政策相關。同樣,引爆點亦和通貨緊縮 ( deflation ) 物價長期下跌的趨勢不無關係。所以,每個國家的央行如何運作貨幣政策,以及財政政策的實施與改革,都是提振經濟發展的重點。吳教授以東亞國家日本為例:指出日本國民所得稅低於台灣,已然呈現出日本經濟發展停滯的面向。如何提升經濟之道?儼然為全球國家共同的趨勢。就財政政策而言:可以實施減稅與增加政府支出;貨幣政策則可降低利率,進而能促使廠商願意增加固定投資。刺激投資的結果,將造成經濟提升的可能。

  而貨幣政策是如何運作?每個國家的貨幣政策運作方式,皆不盡相同。如 Fed ( 美國聯邦準備銀行 ) 的 FOMC ( Federal Open Market Committee,公開市場操作委員會 ) 所訂定的利率水準目標-即美國聯邦準備銀行買入或賣出短期債券,直到利率與訂定水準相符。在台灣,則有央行理監事會運作,每三個月即舉行例行會議一次,討論並決議利率、年息等相關事項。如果,貨幣政策實施不當,也可能造成嚴重的影響。例如:台灣戰後 1945 年至 1949 年增印過多的貨幣,導致物價膨脹。寬鬆貨幣政策,也產生房價與股票市場的泡沫化,先前 2005 年美國次級房貸危機,即為一例。而近日日幣貶值的新聞,更是突顯出貨幣政策主導的重大影響。2012 年安倍晉三擔任日本首相,其後日圓對其他主要國家進行貨幣貶值。以台灣而言:日圓匯率貶值則代表旅日費用降低,並能以較便宜價格購買日系產品。但是,以逆向思考來看,日本人來台觀光消費則變貴,連帶也影響台製商品的出口,使得如 hTC 手機或 Acer 電腦在日本漲價。當每個國家以貨幣貶值,促進產品出口,提升經濟發展時,則是帶動所謂的「貨幣戰爭」!

  本次講座主題貼近時事脈動,在吳聰敏教授的精闢見解中,深獲在場師生熱烈迴響,為講座增添不少知識華彩。

▲主講人:吳聰敏教授

▲講座現場一隅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