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對前列腺特異抗原之研究—從臨床到基礎研究

對前列腺特異抗原之研究從臨床到基礎研究

解剖科 莊宏亨教授

前列腺 ( Prostate gland ) 又名為攝護腺,目前僅有台灣地區仍普遍使用「攝護腺」一詞;中國大陸與日本均已翻譯成「前立腺」。前列腺於西元 1646 年正式記載於文獻中,主要是解剖學家在觀察那些因參與教堂唱詩班而被閹割之男性 ( 此一陋習於 1878 年才被義大利教會禁止 ) 與正常男性大體解剖之差異,發現曾被閹割之男性,有一個類似腺體的器官較正常人萎縮,故記載了第一個推測會受睪丸影響之器官。因此器官位於膀胱之前,故將之定名為 Pro_state ( 站立於膀胱前之腺體 )320 年後,美國芝加哥大學 Charles B. Huggins 博士因證實去除睪丸可延緩前列腺癌細胞之生長,於 1966 年獲得崇高的諾貝爾醫學獎。

前列腺特異抗原 ( 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PSA ),是一個大約 37,000 摩爾質量之醣蛋白質。它於西元 1970-1980 年間分別於精液與前列腺組織中被純化研究成功,於 1986 年開始進行臨床研究,並於隔年獲得美國食品與藥物管制局之允許,將 PSA 定義為觀察前列腺癌變化之指標。1994 PSA 指數,成為臨床上觀察大於 50 歲男性前列腺病理之例行性檢查。血液中 PSA 指數於正常情況下應小於 4 ng/ml,若介於 4-10 ng/ml 則有前列腺腫大之可能,當指數大於 10 ng/ml 則可懷疑是前列腺癌。於 2002 年時,現任林口長庚醫院泌尿科主任醫師崔克宏教授鼓勵筆者,合作研究調控 PSA 基因之機制。當時筆者相當猶豫,從臨床主題回歸至基礎醫學研究,似乎與當時極力鼓勵將實驗室的基礎醫學,應用於臨床的轉譯醫學之氛圍有所差異。

爾後,筆者之實驗室開始轉殖複製 PSA 基因之啓動子與增強子於報導基因,利用它們陸續地探索了雄性素、化療藥物、薑黃素、木犀草素、介白質素 6 與低氧如何經由雄性素受體與 p53 相互調控 PSA 基因表現之機制。其中,更因 PSA 基因表現於前列腺癌細胞之特異性,進而篩選出一新的前列腺癌細胞株。當時曾因擔心此新細胞株可能來自實驗中污染所致,而苦思不得其解。後經由親子鑑定而確認,此新細胞株非污染而來。猶記當時林口長庚醫院檢驗員不明究理而親自來電恭賀,以為在親子鑑定的證明下,筆者又多了一位親人。筆者之實驗室亦發現使用於心臟衰竭,或是心律不整的毛地黃類強心配糖體藥物,可抑制 PSA 基因表現,進而提出一新理論,建議老年泌尿門診中應查核病患是否長期服用毛地黃類強心配糖體藥物,以避免 PSA 指數假性過低的結果,而低估病患前列腺發生病變的可能性。

科學研究是探索人類未知的重要步驟;因此,只要是未知都值得研究。就算是已知,仍可藉由研究探討來進一步修正其結論。本文簡述了筆者參與前列腺特異抗原研究之機緣與結果,相信無論從臨床到基礎研究,或是從基礎醫學到轉譯醫學,仍有許許多多的課題正等待著生命科學各領域之研究者去發現與探究。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