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學院名人講座系列─台大醫院金山分院黃勝堅院長 『生命末期照護之省思』
管理學院名人講座系列─台大醫院金山分院黃勝堅院長
『生命末期照護之省思』
管理學院
管理學院【名人演講系列】此次特別邀請到台大醫院金山分院黃勝堅院長與管理學院師生進行了一場對於生命深層意義 的對話與探討。
黃院長的著作已闡述「人道關懷」、「生命尊嚴」等主題,曾贈與本校管理學院盧瑞芬院長兩本自己的著書,其中《生死謎藏》便是與這次演講「生命末期照護」之議題相關。盧院長認為,生死議題應在大學教育中落實,並應教育學生們如何面對生命的誕生與消逝,在此機緣之下,特邀請黃院長蒞校演講。
黃院長認為:在高中時期即應提供生死議題的教育,至大學則應再進行深入之探討,以為面臨生死問題打預防針。為何此舉如此重要?黃院長說到:「自己死了無所謂,至親的人死去了,如果沒有事前準備,會很難接受。」他進一步引述聖嚴法師說的話:「活得快樂、活得健康、死得乾脆、死得尊嚴。」當人面對死亡時,必須瞭解「生、老、病、死」是正常的過程,接著要考慮「怎樣對家人最好?」黃院長說:目前台灣平均每 200 個老人中,有 50 人選擇自己決定死亡的方式,而在生前遺囑內清楚寫明「放棄急救」。然而對於醫療團隊與家屬而言,這是一項困難的決定。
在傳統中華文化中所謂的五福臨門,包括「長壽」、「富貴」、「康寧」、「好德」,然而很少人知道最後一福就是「善終」,意思是死者能毫無苦痛、面容安祥的離開才算是「善終」。這對於許多人來說是很難達到的,大部分的病人都是從加護病房安然離去,之前為了維持生命,身上布滿了管路,甚至幾乎快要認不出人來了。「這時如果家屬被醫院通知來到加護病房探視親友,當走到某個病床邊,看著身上插滿管子的親友」這對家屬來說是二度傷害。」黃院長說到:他認為這種情形有一部分也是因為醫療團隊對於死亡的逃避,因為他們認為「死亡就是失敗」。由此可見,若是在沒有任何心理準備的情形下忽逢異變,將有可能因為心理打擊、挫折與失落,造成個人或家庭的經濟、情感、甚至健康每況愈下,影響甚鉅。
日本很早就在做死亡教育,像是卡通「一休和尚」及「花田一路」就有教育小朋友關於生死的一些概念。然而這個議題目前在台灣並不受重視,很多醫生也還沒準備如何面對病人的死亡。對家屬而言,如果平常從來沒有討論過這件事情,在真正面臨到至親的親人過世時,很容易手足無措,特別是年輕人忽然死於無常,常有白髮人送黑髮人的情況。黃院長舉例:「曾經有個家庭,兒子因為意外走了以後,父親本來的工作也沒了,存款只能剛好 維持他跟老婆的生活。」
現代醫療的進步,許多措施可以延長病人生命。但若是當末期的病人出現病危時,醫師所施行的急救措施 ( 包括 CPR ) 對病人無非是種折磨,但醫生始終抱持著「救人重要、死亡不重要」的心態,為了逃避「死亡」而延長病人生命,等於是延長痛苦,受苦的還是病人與家屬;對家屬而言,是否要放棄急救是家庭的問題 。黃院長說:「做決定後面還有長輩、親朋好友等,易造成意見分歧,因此要做好妥善溝通,才不會讓活著的人也變得辛苦 。」要是病人本身在沒有跟家裡溝通過的前提下簽署了放棄急救同意書,也會演變成「活人難過」的局面。
黃院長主張要讓醫療團隊對「死亡」要有正確、清楚的觀念。若病人已進入到疾病的末期,不應再做急救,若施予急救,只是延長病人死亡過程,請醫生放手,留給病人最後的尊嚴。黃院長說:「上帝給醫生的任務是治病,不是救命,也就是 Cure 與 Care 的差別。」他講到:「有個小村莊的習慣是這樣說的:『要是人死在外面的話,他不能進村莊,必須要留一口氣回到家裡 。』這就是給病人死的尊嚴,死也要死在家裡。」家屬必須「面對它、處理它、放下它」,但「放下它」不是指不理會它,而是讓病人安心且有尊嚴地走,這樣人生才能往前進。
最後黃院長總結:「死亡的意義是讓活人活得更好,可以讓活人對這個社會有更多的付出。」因此他認為必須大家應要早一步關注「死亡」這個議題,甚至妥善規劃「善終計畫」,以能實現或提升死亡的品質 ( Quality of Death )。
▲黃院長演講實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