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文化講座紀實:文資/文創—新世紀臺灣傳統戲曲的雙重風姿

長庚大學校訊第108期-文化講座紀實:文資/文創—新世紀臺灣傳統戲曲的雙重風姿

 

文化講座紀實:文資/文創—新世紀臺灣傳統戲曲的雙重風姿

 

通識中心

  隨著時代及社會的轉型變遷,新世紀的臺灣傳統戲曲以「無形文化資產」與「文化創意產業」的雙重風姿,在不同時空場域中綻放出獨特的創作思維與藝術容顏。本校在教育部「邁向頂尖大學」計畫下於 6 5 日晚間 7 時舉辦第 38 場文化講座系列演講,邀請臺灣戲曲學院副校長蔡欣欣教授蒞校主講「文資/文創—新世紀臺灣傳統戲曲的雙重風姿」,並由本中心簡宗梧特聘教授擔任主持人。此場講座,也特別邀請到表演名家台北木偶劇團林永志老師、黃僑偉老師與林璟丞老師,為現場帶來專業的示範演出,引領與會師生,一同探索傳統戲曲的新世紀風華。

  蔡欣欣教授,國立政治大學中國文學博士,現任國立臺灣戲曲學院副校長及政治大學中國文學系教授。研究專長為中國古典戲曲、中國民間遊藝、臺灣傳統戲曲與陣頭小戲。曾獲 2006 年中國「王國維」戲曲論文獎、2009 年中國文藝獎章「戲劇評論」獎、2010 年臺灣「江丙坤兩岸交流貢獻獎」及 2010 年於美國「傅爾布萊特」( Fulbright ) 哈佛大學東亞語言與文明學系擔任訪問學者。撰有《雜技與戲曲之發展研究—從先秦角觝到元代雜劇》、《臺灣歌仔戲史論與演出評述》、《臺灣戲曲研究成果述論〈1945-2001〉》、《月明冰雪闌—有情阿嬷洪明雪的歌仔戲人生》與《璀璨明霞—歌仔戲影視三棲紅星小明明劇藝人生》等;並有多篇論文與劇評刊載於報章期刊或發表於學術研討會。

  演講開始,蔡教授先列舉幾則廣告,說明傳統戲曲與現代商業所結合的創意思維。接著,她講解傳統戲曲的藝術特質。所謂「戲曲」,如王國維所言為「合歌舞以代言演故事」,具有無聲不歌、無動不舞的基本元素。以扮演者來分,就有「人戲」與「偶戲」;若以表演形式來分,有「小戲」及「大戲」。就演奏的樂器而言,亦有所謂「文場」或「武場」之分。此外,古典戲曲尚有「歌舞性」、「虛擬性」、「象徵性」與「誇張性」,構成其特有的藝術性質。蔡教授也介紹戲曲的「角色行當」與「唱念作打」,兼述其分化原則和呈現方式。在講解的同時,搭配由台北木偶劇團擔任主演的黃僑偉老師的示範演出,使得在場師生更能清晰理解蔡教授演講的主題。尤其,黃老師以其專業多變的嗓音,為手上操作的木偶配上生動口白,展現其精湛的技藝之餘,時而詼諧幽默的解說,風靡在場所有師生。

  另外,林永志老師也講解戲曲「工尺譜」的結構,以此形式帶領現場師生唱出耳熟能詳的童謠。最後,蔡教授也提到臺灣傳統戲曲劇種的多元面向,由於緊密地融合在社會的文化網絡中,依隨著民眾不同的機能需求,因應發展出各種類型。雖說百花綻放,但目前也因為與美學認知隔閡與觀眾老化而有所流失,這些問題也值得社會大眾省思。蔡教授鼓勵大家,以行動支持台灣傳統戲曲的發揚。蔡教授詳細精闢的演說與三位名家的精彩表演,成為本學期文化講座的壓軸,畫下優美的句點!

主講人:臺灣戲曲學院副校長蔡欣欣教授

黃僑偉老師示範演出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