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文化講座紀實:為何專家專門騙人家

第104期-文化講座紀實:為何專家專門騙人家

 

文化講座紀實:為何專家專門騙人家

通識中心

  台灣的教育能讓學生具有高深的學識,但卻不能讓學生解決自我的身心問題?高等教育製造出來的專家,為何無法幫助人們得到幸福快樂?

  本校於教育部「邁向頂尖大學」計畫下辦理文化講座系列演講,12 月 29 日晚間 7 時舉辦第 34 場次講座,邀請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學系林崇熙教授蒞校主講:「為何專家專門害人家─談大學教育盲點及如何具有競爭力」,由本中心王光正副教授擔任主持人,探討大學生在面對日新月異的社會,如何在大學受教階段即早規畫與自處。

  林崇熙教授,美國維吉尼亞州立理工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博士 ( 1994 ),現為雲林科技大學文化資產維護系教授、臺灣科技與社會研究學會理事長、台灣文化資產學會常務理事、文建會聚落及文化景觀審議委員等。著有《一個雲雨飄盪的歲月:雲林蘇家傳記》(合著)、《跨域建構‧博物館學》、《台灣產業史博物館展示規劃》、《文化資產的誕生》、《老街新生‧社區再造》等專書。

  林教授首先從大學教育的迷思切入,提出多項觀點。包括目前大學定位混亂,大多數的老師仍多以 30 年前的精英式專業教育來教導面對現在鉅變社會與未來的學生,呼籲老師們應該要以「十年樹木,百年樹人」的長遠眼光與格局看待教育事業。批評專業的單一性,容易訓練出「目中無人」的專家,並且鼓吹教育是應該讓學生依自己的興趣,找到自己生命的定位。

  其次,林教授闡述科技專業的自閉風險,批評只知專業卻缺乏其他領域普遍知識的人,容易造成見樹不見林的後果,甚者利用專業知識掌握政治、權力,影響民眾理性等等,都是造成社會動盪不安的禍源。

  林教授呼籲,應正視大學教育的理念,包括教育的意義主要在使人對所處自然與社會環境具有最大的掌握度,能適性適才適所地發展,從而促進生活幸福與價值實現。大學教育的本質在於作為社會良心,從而以優良的學術促進社會幸福。大學教育也應該教導學生在公民社會中如何做人、做公民、及士農工商等各種職業角色。大學教育應以天人物我觀為內涵,培育專業者的通才能力;因此大學所設立的「通識課程」,就是幫助學生建立專業知識以外,通才基礎的重要來源。

  林教授對現今大學教育提出其針砭、呼籲與箴言,並且鼓勵在座學生,有機會多加選擇各式各樣的通識課程,幫助自己成為全人的通才,而非偏才。犀利的批判與建議,引人反思,也令在座師生獲益良多。

主講人林崇熙教授

講座現場一隅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