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中醫遇上STS
當中醫遇上STS 中醫系 游智勝 副教授 因緣際會執行教育部科技與社會跨領域教學計畫「健康、醫療技術與社會」,無意中發現常被烏雲籠罩的中醫,未來發展竟露出了一線曙光。STS 是“Science, Technology and Society” (科學、技術與社會)或“Science and Technology Studies”(科技研究)的縮寫詞,它是一門新興的綜合性學科,誕生於 20 世紀 60 年代末的美國,代表嶄新的價值觀與思維模式,且適應 21 世紀世界科技經濟社會發展的需要。1950 年英國科學家暨小說家史諾 ( C.P. Snow ) 揭示了科學與人文兩種文化的存在和對立。他認為二者之間的鴻溝具有不可逾越性,按照這種說法推演,大學必將成為兩種文化持續緊張的主要場所。現實是否真的如此呢?相當多的人的看法是:「隔行如隔山。」,在科學與人文之間有幅「無知之幕」,二者缺乏必要的對話、交流和相互理解,以致於有人會去邀請科技界的大老與德高望重的宗教家來進行對話,但在無法聚焦的會談之後,更印證了科學與人文的鴻溝,具有不可逾越性。 為了替我們所身處的科技社會創造出新的想像空間,跨越科學與人文的鴻溝,教育部在 3 年前推動 STS 教學計畫,獲得許多公、私立大學的教授學者響應參與,甚至如高雄海洋科技大學校長還親自領銜執行,並獲得教育部頒發 96-97 學年度科技與社會前瞻性教學模範計畫獎項。本校通識中心黃寬重教授即是教學計畫創始人之一。本計畫共同主持人人文及社會醫學科張淑卿老師與通識中心社會學科陳麗如老師,她們的學術訓練背景比筆者更容易通曉 STS 的內涵與精神,而如何把 STS 理念滲入課堂教學中,都比筆者更具說服力。筆者有幸執行本計畫,除了可開拓個人在不同領域的視野外,更領悟到 STS 可以對中醫未來發展的戰略思想,提供不同層面的理論基礎。STS 與中醫其實有許多相似處,中醫理論橫跨自然科學與社會科學領域,講究天人合一、人與自然、疾病間的整體協調平衡;而 STS 則面對人與天關係之價值理念、人與人關係之社會運作、人與物關係之環境掌握,以及人與自我關係之生命成長等議題。所以,歷史悠久的中醫發展可為其借鑒,又可為其中介。台大 STS 教學計畫團隊曾有大 S 與小 S,誰大誰小的譬喻,STS 裏面隱含平衡大小 S 的密碼,T 不就是中醫 ( TCM,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 之代碼,中醫為中介,平衡大小 S,是最佳架構。筆者在教育部期中報告曾提出這樣的看法,不過有學者不以為然,他可能認為 STS 是新興極有活力的學術領域,如旭日東昇;而中醫學術雖歷二、三千年不亡,但已垂垂老矣,宛如日薄西山,無法相提並論,再加上外界與中醫自身許多施於傳統醫學的作為就如老子所言:「為學日益,為道日損。」,增加許多知識卻損害了本質;或如《莊子‧應帝王》寓言所說:「南海之帝為儵,北海之帝為忽,中央之帝為渾沌。儵與忽時相與遇於渾沌之地,渾沌待之甚善。儵與忽謀報渾沌之德,曰:『人皆有七竅以視聽食息,此獨無有,嘗試鑿之。』日鑿一竅,七日而渾沌死。」,可謂愛之適足以害之,當代的中醫處境正如李致重教授所描繪的處於「即將消亡的邊沿,新的突破的前夜」,當中醫遇上 STS,必定塵埃落盡,脫胎換骨。 本計畫團隊在過去一年來已執行七場專題演講、一次讀書會及二場工作坊,本學期尚有二場專題演講待辦。專題演講首場由中研院社會所蔡友月助研究員以社會建構論的觀點透視疾病,希望培養醫學專業走出教室的視野,主講「達悟族的精神失序:現代性、變遷與受苦的社會根源」。第二場由成大公衛所許甘霖助理教授將醫療行銷置於醫學人文教育的核心而重新反省醫學專業倫理,主講「從體徵的意義化到社會交往的醫療化:醫學美容行銷的社會邏輯初探」。第三場由成大醫學院 STM 中心許宏彬專案助教授則以實驗室對於物質技術與社會手段的運用,反思今日藥廠、醫院及醫師在新藥研發與推廣中的角色,主講「阿片的滋味:日治台灣阿片專賣的開展及其科技實作」。第四場由師大地理系吳鄭重副教授透過解開婦女與廚房的死結,重新啟動空間改造,並協商性別與家務的分工,主講「公寓廚房的空間生產與母職家務的身體再生產:一個『身體-空間』的日常生活地理學考察」。第五場由清大通識中心林文源助理教授試圖以病患的角度,探討病患的集體行動在透析醫療的變遷中扮演的角色與貢獻,並進一步討論透析的品質,主講「台灣透析社會力與醫療品質變遷」。第六場由台大社會系吳嘉苓副教授從醫學知識被生產的元素切入,直搗現代產科的研究將「臨床因素」邊緣化與黑盒的原因,主講「臨床醫師為何不再研究臨床因素:台灣剖腹產研究的歷史轉折」。第七場由成大醫學院 STM 中心翁裕峰專案助教授透過深度訪談與文獻分析法,解說職業傷病認定標準的相競取向,主講「過勞死認定標準政策制定過程分析」。至於讀書會則邀請陽明大學科技與社會研究所林宜平助理教授,帶領導讀 STS 的重要文獻〈民主、專業知識、和愛滋療法運動〉( Epstein, 2000/2004) 以及〈社會世界、行動者網絡與爭議:以膽固醇、飲食中脂肪與心臟病為例〉( Garrety, 1997/2004 )。而每個月專題演講的安排、舉行,有賴醫學系方基存主任、人文及社會醫學科柯毓賢主任總是排除萬難,在忙碌的醫療工作中,準時出席本計畫各項活動,令人感動,是連結醫學與人文的最佳示範。為了落實計畫團隊的課程與教學目標,擴大本校對於 STS 觀點的認識,並連結校內對 STS 感興趣的成員,以尋求校方對新課程及課程改革的支持,而舉辦「醫護教育為什麼需要 STS 觀點?」工作坊,邀請多位 STS 專家學者從醫護教育探討課程改革的各個面向,陳君侃副校長與黃寬重講座教授全程參與,加入討論,顯示校方對 STS 課程改革的重視。而「當中醫遇上STS」工作坊則邀請臺灣 STS 學會理事長林崇熙教授介紹 STS,主講「當 STS 遇上中醫-STS 在面對什麼重大議題?」。另外,中研院台研所劉士永副研究員從日本科學化研究漢方之脈絡到台灣對「科學」藥品的想像與需求,主講「中藥科學化與科學中藥--以台灣為中心之個案觀察」。 中研院近史所雷祥麟副研究員則由「作為台灣醫學現代性代表人物的杜聰明博士,為何竟持續一生地推動被視為『落後、不科學』的漢醫醫院計畫呢?」的問題意識逐步解謎,主講「杜聰明的漢醫藥研究之謎:兼論創造價值的整合醫學研究」。三位講者精闢的演講,引人入勝,吸引諸多年輕的醫師、研究學者、本校人文教師,甚至北醫的教授一起參與。 STS 計畫的重點即是進行課程改革並產生教案,希望以計畫成員自己的研究為基礎,配合問題意識,以 STS關於特定議題切入方法的介紹,提問重點等等,來進行 STS 教案的撰寫。張淑卿老師負責 STS 核心課程「科技與社會研究導論」,希望從科學知識的建構、醫療科技的不確定性、標準化、使用者的角度、性別、常民的參與等不同的研究取向,提供醫學生接觸人文社會思考方式,並藉此反省科技、醫療與社會之間的關係,並撰寫「科學知識與社會實踐:胸部 X 光檢查與結核防治」教案。另外,張老師還教授 STS 延伸課程「公衛歷史調查」探討戰後台灣的公共衛生議題,例如:烏腳病研究、有害廢棄物、米糠油多氯聯苯中毒、RCA 等工殤議題、塵肺病、肺結核等環境、職業與健康相關議題的討論。希望藉由案例討論的安排,讓學生了解醫療衛生的發展歷程,關懷弱勢,同時增進學生的反省力。陳麗如老師負責 STS 延伸課程「健康、醫療技術與社會」,除了以傳統的醫療社會學關照所關切的議題外,亦檢視科技與社會交互形塑的過程。課程主要分成四個部份,包括「理論與重要概念」、「醫療專業的建制與產業化」、「醫學知識與權力」、「醫療技術與常民知識」與「健康不平等」。並由此撰寫「醫療化(1.醫療化概念的介紹,2.醫療化現象:女性身體與醫療化)」教案。另外陳老師還教授 STS 延伸課程「性別、科技與社會」,以性別研究觀點對科學與科技進行三個主要面向的探討,檢視看似客觀中立的科學知識、科技的生成與應用,與社會相互形塑的過程。第一個面向檢視的是科學與科技領域中,不同性別參與程度的差異情況與原因。第二個面向是「科學知識的性別政治」,檢視科學知識生產與建構等過程的性別意涵。第三個面向則檢視科技的發展與應用如何受到性別權力關係的影響,而性別權力關係又如何透過科技的發展而複製、強化或改變,希望藉由社會科學的觀點和概念,培養學生從不同的角度理解科學與科技的發展,關切性別、科技與社會之間的交互影響,進而有能力反思其日常生活中的科技運用、科技教育學習過程,以及未來職業生涯中的所面對的科技生產與運用之性別意涵。計畫網頁架設維護由助理錢克綱執行,將演講、討論摘要、課程大綱與研發之教案公佈在執行成果網頁。個人負責的「醫師、病人、社會」課程雖非 98 學年度核心課程,但我們已為未來準備,採問題導向學習 ( PBL, Problem-Based Learning) 的小組教學。PBL 教學與 STS 教學共同特點是它們都強調討論及合作學習,讓學生們能同心協力的去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建立假設並經由適當的資源找出解決問題的方法。 透過本計畫的專題演講與工作坊的運作,使個人深刻的認識到,醫學本是技術與人文的綜合體,醫學工作者應體現科學與人文文化的統一,而現代醫學在技術高度發展的同時,人文精神卻相對出現了嚴重失落,不少醫學工作者,只關心技術上成就,而對於技術運用對社會發展的作用,對人的長遠身心健康則採取相對冷漠的態度;只滿足用現有醫學知識解釋民眾的疾病和健康,對於這種解釋的合理性、真理性卻缺乏深刻的思考;迷信醫學在現有模式中的發展,忽視大眾自我保健經驗;堅持現有醫學模式的“權威性”,拒絕來自其他方面的批評,如果這一切繼續下去,會使醫學成為僵化之學。醫學本質上是一門富於人性和批判理性的,是科學和人文文化內在統一的學問,要使醫學真正造福人類,作為醫學領域中的一份子不應當僅僅關注醫學技術、醫學知識增長,更應當關注這種增長的合理性,醫護教育為什麼需要 STS?值得我們反思。 總之,通過 STS 教育向醫學生提供關於自然科學、技術科學和人文社會科學知識的整體化理解,並且使醫學生把科學技術和社會文化背景聯繫起來,瞭解科學技術的價值功能和自己的社會責任,成為既有知識又有社會責任感,還能處理高科技社會所面臨的種種問題的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