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腦炎素描
日本腦炎素描 公衛暨寄生蟲學科 陳維鈞 教授 莊景凱 博士後研究員 病毒特性 日本腦炎病毒在分類上是屬於黃質病毒科 ( Flaviviridae ),黃質病毒屬 ( Flavivirus ),最早是 1935 年在日本,從一位死亡病人的腦部分離得到。在電子顯微鏡下觀察,此病毒的外觀為約 30-50 nm 的球狀顆粒,表面為一層由脂質雙層 ( lipid bilayer ) 所構成的套膜 ( envelope ) 結構。在套膜上鑲嵌著病毒本身的膜蛋白 ( membrane protein ) 以及套膜蛋白 ( envelope protein ),而其中 套膜蛋白為日本腦炎病毒最主要的抗原結構。在套膜裡面是一個二十面體的病毒核酸殼 ( nucleocapsid ),由病毒的殼蛋白 ( capsid protein ) 以及基因體 ( genome ) 所組成。病毒的基因體為一長約 11 kb 的正向單股核醣核酸 ( positive single-stranded RNA ),內含單一之 open reading frame ( ORF ),在 ORF 的兩側分別為 5’- 及 3’-nontranslated region ( NTR ),而中間所包含的基因依次為穀蛋白、膜蛋白及套膜蛋白等三個結構基因 ( structural gene ),及 NS1、NS2A、NS2B、NS3、NS4A、NS4B、NS5 等七個非結構基因 ( nonstructural gene );而病毒的基因體進行轉譯 ( translation ) 時,會先合成一段長的聚蛋白 ( polyprotein ),再透過細胞和病毒的蛋白酵素 ( protease ),將此聚蛋白切成不同片段。 如上所述,日本腦炎病毒蛋白可以分為兩類,其中之一為結構蛋白,主要是構成病毒顆粒的成分;另一類為非結構蛋白,主要功能和病毒的複製有關。套膜蛋白為日本腦炎病毒主要的抗原結構,分子量大約 55-60 kDa,其功能和病毒顆粒的組裝 ( virion assembly )、受器的結合 ( receptor binding )、膜的融合 ( membrane fusion ) 及抗體的結合等有關;膜蛋白主要是參與病毒的組裝及釋放; 殼蛋白則是組成病毒的核酸殼 ( nucleocapsid )。在非結構蛋白中,NS3 和 NS5 是具有重要功能的兩個病毒蛋白,其中 NS3 是一個多功能蛋白,本身具有蛋白酵素、helicase 和 RNA triphosphatase 的活性,當其執行蛋白酵素的功能時,另需要 NS2B 蛋白的參與。至於 NS5 的功能則為 RNA 複製時,所需要的聚合酵素 ( RNA-dependent RNA polymerase )。 當病毒遇上宿主細胞,其套膜蛋白會和細胞上的受體 ( receptor ) 結合,病毒就隨著內吞作用 ( endocytosis ) 進入細胞,形成帶有病毒的內體 ( endosome ),隨後與溶素體 ( lysosome ) 結合。在此結構內,藉由內在環境之酸化,促使病毒的套膜蛋白從原有的雙體 ( dimmer ) 轉形為三體 ( trimer ) 的結構,然後與膜進行融合 ( fusion ),完成脫殼 ( uncoating ),釋放出病毒的基因體到細胞質。因為病毒的基因體為正向的單股RNA,其功能如同細胞之訊息 RNA ( messenger RNA 或mRNA ),所以除了複製之外,可以直接於內質網中進行病毒蛋白的轉譯工作。當病毒顆粒在內質網中組裝完畢,可能經由高基氏體或其它方式,向細胞膜方向運送,在這運 送過程中,位於病毒顆粒表面的套膜蛋白及膜蛋白會被進一步的修飾,使之成為成熟的病毒顆粒,然後透過外分泌作用 ( exocytosis ) 釋放到細胞外,完成病毒的生活史。 臨床症狀 大多數被感染者皆為不顯性感染,亦即不會出現臨床症狀;然而通常 在 4~14 天的潛伏期後,被感染者會出現病徵,且有類似感冒的初期症狀,包括發燒、頭痛、疲倦、咳嗽、噁心、嘔吐、食慾不振、腹痛與感覺異常等非特異性症狀,因此很容易與其它感染混淆。有些病患可能在 2~3 天內病情開始惡化,出現腦膜刺激、頭痛、意識障礙、肌肉僵硬、臉部僵硬無表情、步履蹣跚、痙攣 ( 尤其是小孩 )、肌腱反射過度或低下等病理性反射現象。症狀較輕的病例,第 6~7 天後發燒逐漸消退,神經症狀則延至第二週才開始緩解。但較為嚴重的病例,體溫會更升高,神經症狀也可能變得更嚴重,甚至出現癲癇、昏迷、肢體痲痺、去大腦性僵直、甚至呼吸衰竭等。有些病人出現心肺併發症和昏迷,就可能在 7~10 天後死亡,根據流行病學調查,日本腦炎發病後的死亡率約為 20%-30%。而存活者可能出現後遺症,這與急性期疾病的嚴重度有關,而且較常發生於兒童。這類病患約有一半的機率可能出現智力障礙、情緒依賴、動作遲緩、顫抖、自律神經失調、運動神經麻痺和精神 症狀等後遺症。 傳播方式 日本腦炎係以蚊子為傳播媒介,在台灣主要的病媒有三斑家蚊 ( Culex tritaeniorhynchus ) 和環紋家蚊 ( Culex annulus )。這兩種蚊子皆以水稻田為主要孳生地,羽化後的成蚊,嗜吸動物 ( 譬如豬或牛 ) 的血液,當病毒被蚊子吸入後,會開始在其體內細胞複製,從中腸表皮層開始,最後蔓延至唾腺組織,當蚊蟲再次叮咬時,即可能由此傳播至下一個未曾被感染的宿主,延續其傳播循環。人通常是在偶然的情況下,被帶有病毒的蚊子叮咬而感染致病,由於人屬於意外宿主 ( incident host ),病毒在體內複製的效率有限,所形成的病毒血症 ( viremia ) 效價偏低,期限也短,因此不易由此再傳給病媒蚊。換言之,人類之感染,絕大多數來自於叮咬過被感染豬隻的蚊子。 流行與預防 日本腦炎是亞洲地區十分重要的病毒性傳染病之一,其分布範圍極為廣泛,北至前蘇聯的濱海地區,西南至印度、尼泊爾,東南至馬來西亞、印尼等島嶼,其中包括日本、台灣、菲律賓等大小島國,二十一世紀後,更有文獻指出,日本腦炎 已入侵澳洲大陸。日本腦炎曾經被稱之為日本 B 型腦炎 ( Japanese B encephalitis ) 或日本夏季腦炎 ( Japanese summer encephalitis ),根據過去的臨床觀察,此病毒以侵襲兒童為主。但實際上,不論各種年齡,只要不具有免疫力,就有可能被感染;其中以軍人、野外工作者 ( 如農夫 ) 為最主要的危險群。 台灣在 1938 年首度出現確定病例,日本腦炎就一直是台灣重要的地方性疾病 ( endemic disease ) 之一,每年 5~10 月為病例出現的高峰季節,主要與病媒蚊之季節性密度變化有關。而台灣的養豬業發達,則是日本腦炎病毒普遍存在的重要原因,因為豬是日本腦炎最重要的增幅宿主 ( amplifying host )。 1967 年全台病例數達到最高峰,然而當 1968 年實施全面疫苗注射後,病例即逐年遞減,最近幾年來,大多維持在 10~30 例,而根據疾病管制局調查,發病年齡有偏向中高年齡層之傾向,這些病例多半未曾注射過疫苗。由於目前尚無有效之治療藥物,所以在鄉間活動時, 應避免被蚊蟲叮咬,是避免被感染的方式之一;而釜底抽薪的辦法,則是施打疫苗。目前台灣是以去活化的中山株 ( Nakayama strain ) 作為疫苗病毒株,接種流程為每一孩童必須接受四劑疫苗注射,幼兒出生滿 15 個月,即可接種第一劑,間隔兩週接種第二劑,隔一年再接種第三劑,國小一年級時,再追加第四劑。根據評估報告,預防接種的效率可達 95 % 以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