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老年人的另類健檢

老年人的另類健檢

物治系 林佩欣講師   

  台灣已於民國 82年 9月正式邁入高齡化社會的階段94年10月底止,我國老年人口計 220萬人,占總人口之 9.7且隨著醫藥發達老年人的壽命將不斷延長按行政院資料國人的零歲平均餘命,女性由民國 89年的 78歲延長為民國 93年的 80歲;同期間,男性 72歲延長為 73歲;且目前65歲以上人口中以85歲以上人口的成長比例最快

     在這不斷延長的老年歲月中,人們對健康及生活品質的要求不斷提高 ,其要求的不僅止於無病痛,更希望一直行動自如、身強體健。因此,長者們對於醫療保健的需求,在各種疾病的防治固然是重要,對健康促進的規劃更是一個趨勢 ,因而近來養生之道盛行。養生即包含預防保健、修養心性及增進身心功能的概念,而其首重飲食、生活型態 (包含:生活作息、日常活動度、及運動量等 ) 及心性的調整。

若基於此趨勢,則傳統的健康檢查對老年人所提供的僅止於預防保健,顯然不足。傳統的健檢著重於疾病的防治,是希望在疾病發生初期,早期發現早期治療 ,但若想更進一步以促進健康、成功老化 ( successful aging ) 為目標,則需以功能性 ( functional performance ) 檢查為主,以期能早期將老年人健康及功能衰退的跡象篩檢出來 。藉由檢查老年人的各項動作功能指標,以了解其身體功能狀態 ( physical function status ),並能及早介入,幫助每位長者皆能擁有活躍美好的老年期生活。

老年長者的身體適能 ( physical fitness ) 表現,即為常用的身體功能狀態指標。身體適能是指身體適應生活環境社會的能力 ,也就是每個人的心臟、血管、肺臟和肌肉運作的效能。身體適能又分為健康體適能 ( health-related physical fitness ) 及運動或競技體適能 ( sport-related physical fitness ),是指下列各方面能力表現的組合,包括:肌力、肌耐力、心肺耐力、柔軟度、身體組成、平衡能力、反應時間、速度、瞬發力及協調敏捷性等。據研究顯示 ,老年人健康體適能的表現與其生活品質息息相關,老年人的自覺生活品質與其身體功能和日常活動參與度等密切相關,而健康體適能便是影響及決定這些功能表現的重要因素 ,以下將就老年人相關的健康體適能檢測項目予以簡介。

一、肌力及肌耐力

「等速肌力測試儀」是我們在實驗室環境中常用來測試肌力及肌耐力的工具,它可提供單一群組肌肉在不同速度下的最大收縮值及收縮疲乏狀態。此法的優點,是可提供準確的量化肌力測試值,尤其是可記錄肢體的快速收縮表現,此為較符合日常動作功能所需的肌耐力表現 ,缺點是儀器昂貴,較不方便。欲克服此一缺點,可用「手握式肌力測試儀 ( hand-held dynamometer )」來測試肌力,但它的準確度較差,且測出的屬靜態肌力 ( static strength )。運用此法主要是測重點肌力,對老年人而言,上肢以手握力、肩上舉或側舉肌力為代表,下肢以膝伸直肌力為代表。

然而部分學者倡導,老年人的肌力及肌耐力測試,應以執行功能性動作較佳。其雖不能測出單一肌肉的肌力且予以量化,但較符合實際需求,且易察覺初期輕微的肌力變化對動作功能的影響。此法對上肢建議採用「一分鐘抬物上舉的次數」,對下肢常用的測試為「一分鐘從坐姿站起的次數」 ,但這些測試也都尚未建立常模。

二、柔軟度

老年人柔軟度分全身性及個別關節柔軟度,柔軟度與年齡和性別有關,一般年齡越大柔軟度越差,同一年齡層男性則較女性差。不論男女,老年人較常見之關節活動度受限的關節有:頸項、軀幹、髖骨伸直 ( hip extension ) 等,而女性通常會有踝關節背屈 ( ankle dorsiflexion ) 和肩關節上舉 ( shoulder elevation ) 的問題。對老年人柔軟度的量測,除上述常見關節活動度受限的關節外 ,尚有全身性的「坐姿體前彎」或「站姿體下彎」等,主要是看下肢後側肌連帶背伸直肌的可延展程度。

三、心肺耐力

標準化的心肺耐力測試,是在實驗室環境中使用跑步機,不斷地提高運動強度,以測知受試者的最大攝氧量情形。年輕人體適能測試項目中,是以中長距離,如 1600公尺跑步的時間,為心肺耐力測試。而有關老年人的功能性心肺耐力測試,一般是以「六分鐘行走測試」為準,記錄其行走之距離、脈膊、血壓及是否出現費力不適症狀等。對於較虛弱無法步行老年人,尚有「站姿或坐姿下不同高度板凳踏上踏下」的測試方法,記錄方式類似。

四、身體組成

常用且較為簡易的身體組成評估方法是「身體質量指數法 ( BMI )」,其公式是體重 ( 單位為公斤 ) 除以身高 ( 單位為公尺 ) 的平方。對於老年人,其他重要的身體組成參數尚有:皮下脂肪厚度、基礎代謝率、細胞內外水分比例 ( 此參數可提供水腫或脫水指標,且可了解老年人微循環及細胞養份供應的情形 ) 等 ,甚至可延伸至一般及微量營養元素參數值的測量,以了解老年人之飲食健康狀況。

上述各要素為健康相關體適能的指標。至於運動相關體適能,一般認為只有二個指標是與老年人的日常動作功能及生活品質相關,謹介紹於後。

五、平衡功能

平衡是個很複雜的身體動作功能,需要身體許多系統的互相協調配合才能完成,包含:感覺運動、肌肉骨骼、前庭系統……等。因而平衡功能的測試也是很多面性的,有靜態、動態、不預期外力干擾下的身體平衡維持、預期自主性位移時的身體平衡維持、感覺統整能力測試 ( sensory Organiza-tion Test ) 等。實驗室中較精確的量化測試,是以測力 ( force plate ) 記錄身體在前述各種狀態下,重心線晃動的軌跡,以了解身體控制平衡的能力。然而若無此類昂貴儀器設備,許多功能性動作也被文獻記載為提供平衡測試很好的選擇,例如:睜眼閉眼單腳站立時間、功能性前伸、Timed get up and go test、柏格氏 ( Berg's ) 平衡量表等 ,此外,觀察老年人的步態也是平衡能力測試重要的一環。

六、反應時間

反應時間,一般是測量老年人當訊號出現至肢體完成動作的時間。依需求可分別量測簡單或複雜的動作反應時間。隨著年齡的增長,大多數老年人的反應時間皆會顯著延長,如此對於處理突發或意外狀況時,他們常無法及時反應,以致發生危險,例如跌倒。此項目的測量,將有助於預防及減少其意外狀況的發生。

上述各項重要的老年人體適能和功能檢測項目,將希望於本校的「長壽醫學中心」做研發及國人常模的建立,以期發展為老年人身體功能健康檢測之項目 ,以便能早期將老年人健康或功能衰退的跡象篩檢出來,並以利提早適當的功能或運動訓練介入,藉此將可嘉惠長者,助其健康、成功地老化,擁有活躍美好的老年期生活,更可大大減輕家庭及社會的負擔。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