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醫學現代性:維多利亞時期的醫學人文論述

第 65 場文化講座主講人陳重仁教授
第 65 場文化講座主講人陳重仁教授
現場一隅
現場一隅

醫學現代性:維多利亞時期的醫學人文論述
 

通識中心

本校於教育部「邁向頂尖大學」計畫項下辦理「文化講座」系列演講,在 5 月 9 日,邀請台灣大學外文系陳重仁教授擔任第六十五場次主講人,講題為「醫學現代性:維多利亞時期的醫學人文論述」。醫學作為十九世紀起發展最為迅速的運用科學,開展了人類以系統化、高效能與大量複製的操作模式,並且有目的性地影響生命樣貌,使得人類對於認識和掌控身體產生極大的興趣。隨著大量各種由研究室及醫院診療間開發的診斷與醫治方法,這種理性和精準的象徵,改變了人類對於疾病的看法,也改變人類對自己身體的認知,並影響我們回應周遭世界的方式。本次講座將從維多利亞時期的文學與文化論述為開展,探討醫學人文的特質。

首先,陳教授以一幅維多利亞時期人物群組的繪畫為開場白,介紹皇家科學學院的子團體 — X Club。這個團體的組成份子匯集地質學家或生物學家等等不同領域的菁英,就某個層面而言,他們是忠誠的教徒,雖然以自然現象為研究,但最終目的為頌揚宗教的偉大及顯現人類的渺小。換言之,自然界被視為上帝所創造的另一部《聖經》,科學家們除了應證萬物自有其平衡的秩序之外,也要挖掘和利用這些無限存在的動能,進而對於人類歷史產生更大的助力。因此,從對於宗教信仰的熱誠中,卻也促進科學領域的發展進度及成就,例如成員中的 John Tyndall 大力提倡科學教育的重要性及實用價值。而 Thomas Henry Huxley 則非常推崇達爾文的學說,希望藉由推廣能夠讓普遍英國人理解諸多生物科學的訊息。在某種程度上,也提升科學家的存有價值,這些醫療科學訊息,不僅做為一種知識,也象徵著未來科學研究與人類生活緊密貼合的歷史轉變。

所以,十九世紀醫學的開發,不單被視為人類科學的發展史,也是人類文明與人文思考的演進史。當時,英國進入前所未有的繁榮,也促使自然哲學 ( Natural Philosophy ) 的蓬勃發展,展示出社會對於科學熱衷的程度,進入現代化的社會脈動中,促使著人類理解日常周遭環境皆存在著科學的元素。例如「演化論」,就是這個脈絡下所衍生的觀點,人類每天皆存活在演化的情境中,不時體驗著科學帶來的便利性。同時,人類也培養著適應環境的競爭力,在競逐的過程中,難免面臨死亡的可能,卻也能篩選留下一批健康優良的人事物,來主宰這個社會的價值觀。再如殖民主義的情結,即是一個明確的例證;當文明步入現代性發展,眾人開始講求分工和追求富裕之際,便逐漸產生貧富不均等等問題,於是也促進馬克思、韋伯與傅柯等等的理論學說的出現,來詮釋許多社會發展的現象。講座中,陳教授也以奧賽美術館典藏名畫與現代戲劇等媒材,介紹醫療步入現代性的歷史發展與文化想像。會後師生踴躍提問發言,顯見出醫學人文議題的重要價值。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