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一個只有屁股的人──文化講座68場紀實

文化講座68場主講人楊雅喆導演
文化講座68場主講人楊雅喆導演
現場一隅
現場一隅
楊導演與現場學生互動
楊導演與現場學生互動
本校教師與主講人合影留念
本校教師與主講人合影留念

 

一個只有屁股的人──文化講座68場紀實

通識中心

本校於教育部「高等教育深耕計畫」項下持續辦理「文化講座」系列演講,於58日晚間七點,邀請國內知名電影導演楊雅喆先生擔任第六十八場次主講人,講題為「一個只有屁股的人」。「一個只有屁股的人」是歌手陳珊妮的創作,歌詞提到「知道自己早餐吃了什麼/知道自己晚餐變成了什麼/不知道早餐的報紙寫什麼/不知道自己變成晚餐的什麼/它們不知道它們失去了什麼」,饒富興味並且發人省思。本次演講將從電影《血觀音》,探討為何創作者會選擇一個讓人都不好過的主題。在好萊塢當道的時代,觀眾也可以試著觀賞不同類型的電影。在愛臺灣的表象之外,也可以凝視社會內在的問題,透視電影中病態的人物性格,讓我們更加透視人性的弱點。

楊導演大學原先就讀法文系,但認為和留學的夢想有距離,因此轉系改念大眾傳播學系。畢業後踏入社會求職,輾轉曾於廣告製作公司服務,也曾替電視台撰寫劇本。與電視台合作的經歷,成為其日後擔任導演的伏筆。當時,他執導許多有關於身心障礙、罕見疾病或家暴等題材的紀錄片,接觸許多案例,發現大眾對於身心障礙有諸多誤解,亦使他的內心產生悲憤和疑問。導演先從自己的原生家庭進行追溯,父親身為身障者兼算命師,並不認為身障者和其他健全者有任何差異,由此啟發楊導思考諸多生命議題。例如面對學校調查家庭狀況時,父母總是教導孩子勾選「小康家庭」,也許如此的回答兼具保護性,但卻反映出背後對於社會階層的某種負面思考。

在演講過程中,導演也為聽眾介紹大學時期翻閱的《人間》雜誌,及與各個世代相關的社會議題。另外,從當時修習哲學的課程中,授課教師提到的「自由」思想,也啟發了導演思索現代人自身和社會之間的關聯,例如精神、政治、性別與言論的自由…..等。縱使自由被賦予了各種功用,卻也是最難定義的事物。尤其,從內在靈魂乃至社會地位,自古以來兩性皆有許多值得深思的面向。同時,導演也推薦閱讀大陸詩人余秀華女士的作品,其詩作熱烈闡述靈魂和自由的深度,亦為許多創作不可缺少的元素。現場也播放榮獲金馬獎各項大獎的近作《血觀音》片段,並探討影片裡夫人母女複雜的心理情節,實際陳述出愛與控制的關係。當角色執著於現實利益的糾葛時,給予觀者具有警惕與醒世的功能,也讓人思考怎樣才能活得像個人?

講座中,楊雅喆導演也拋出諸多有趣的命題,親臨台下座席與師生精彩的互動,深獲熱烈回響。本次演講近有一百七十人參與,會後,學生仍與導演切磋討論,展現出課堂之餘活躍的思辨精神!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