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臟衰竭之復健與運動處方
心臟衰竭之復健與運動處方
物理治療學系 王鐘賢 教授
心血管疾病是台灣地區的第二大死亡原因,約佔總死亡人數 11.1%。心臟衰竭為許多心血管疾病的末期症候,發病率高且預後差。根據國家健康保險研究數據庫的報告指出,在台灣約有 11,500 人使用心臟衰竭診斷醫療服務。因此,心臟衰竭的健康照護是現今醫療系統的巨大負擔。
心臟復健適用於急性心肌梗塞、冠狀動脈繞道手術或心臟移植患者,也適用於慢性心絞痛和慢性心臟功能不全的病患。重建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健康行為,能有效地減緩疾病惡質化的進程,改善身心健康,恢復其社會功能。此外,心臟復健亦可減少心臟衰竭患者再住院率以及降低總體醫療費用。完整的心臟復健醫療應包含:運動治療、藥物治療、戒菸、營養諮詢和心理輔助等。臨床研究顯示,相較於一般醫護照護,強調以運動治療為基礎的心臟復健能有效降低心臟衰竭患者 20% 至 30% 的死亡率。
制定心臟衰竭患者安全而有效的運動處方,旨在減少心血管疾病的危險因子,避免疾病的惡質化,提升健康體適能,進而改善其生活品質。系統性個人化的運動處方的主要組成包括:適當的運動型態、強度、持續時間、頻率和進程。
(1)運動型態
有氧耐力訓練(亦即使用大肌肉群的等張和節律性運動)是常被建議應用於心臟衰竭患者的運動策略。門診心臟病患者的運動訓練通常是以中等強度進行至少30分鐘的運動,其成效可達到增加 11-36% 的尖峰攝氧量。
其中,有氧間隔式訓練(aerobic interval training, AIT)(亦即交替性高強度和低強度運動的訓練模式)是比傳統耐力訓練更有效改善身體功能的運動策略。因心肌梗塞導致心臟衰竭的動物實驗顯示,AIT 可改善心肌收縮力受損程度、減少心肌肥大和降低心房利鈉肽含量。最近我們的研究團隊也證明,AIT 可增強心臟衰竭患者之通氣和中樞/周邊循環效益優於中度連續式運動訓運(moderate continuous training, MCT)。
執行阻力型訓練也可改善心臟衰竭病程的惡質化。這類訓練能增加心臟衰竭患者的肌肉質量和力量,從而改善功能性活動能力。然而,此病患並不建議執行等長或閉氣用力的阻力運動,以避免引發努責效應註(Valsalva's maneuver),進而增加心臟作功負荷。
此外,吸氣肌(如,橫膈肌)的功能不彰與心臟衰竭患者的呼吸困難、運動不耐和生活功能障礙有關。吸氣肌肉訓練能有助於增加吸氣肌的力量和耐力,減輕呼吸困難症狀,改善心臟衰竭患者的生活品質。
(2)運動劑量
一般而言,心臟衰竭患者的運動強度設定範圍可從 40% 到 80% 尖峰攝氧量。在長庚醫院的心臟衰竭中心,此類患者接受每週三次為期 12 週監督式運動計劃,包括:傳統 MCT (持續 60% 尖峰攝氧量運動) 或AIT (交替 40% 與 80% 尖峰攝氧量運動)。雖然這兩種運動處方是等熱量消耗的設計,但只有 AIT 而非 MCT 能有效提高心臟衰竭患者之氧氣攝取效率,降低氧化壓力/促發炎激素產生,增強血液動力特性,進而改善心臟功能障礙。
綜合以上所述,心臟衰竭可能會加速身體功能失調以及隨之而來的惡性循環障礙。然而,即使在最佳心血管藥物治療下,心臟衰竭患者仍常伴隨呼吸困難和運動不耐等臨床症候。執行安全且有效的運動處方 (如,AIT) 是一項極具價值的非藥物性心臟衰竭介入策略,能有效提升此類患者之有氧適能和生活品質,改善其整體健康狀況。
註:努責效應(Valsalva's maneuver)
運動時用力憋氣會導致胸腔內壓增高,血壓突然上升,靜脈回流減少,進而導致心輸出量下降的現象。
參考文獻: Wang JS. Effect of exercise training on exercise capacity and quality of life in patients with heart failure. Int J Cardiol. 2018;261: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