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捲土重來的小兒感染疾病-猩紅熱


捲土重來的小兒感染疾病
-猩紅熱

微生物及免疫學科 江倪全副教授

猩紅熱為咽喉感染化膿性鏈球菌(Streptococcus pyogenes) A 群鏈球菌時可能出現的併發症,好發於 5–15 歲的孩童,最顯著的症狀包括全身性的紅疹及草莓舌等。19 世紀時,猩紅熱病例數以及相關的死亡人數皆十分可觀,但 20 世紀後,猩紅熱病例則顯著的下降;在台灣,猩紅熱甚至已從法定傳染病中移除,即使出現病患也不再需要通報相關機構,看起來這個疾病已不再對人類造成嚴重威脅。然而,2011 年香港及中國南部卻爆發猩紅熱的疫情,並造成 2 名孩童死亡;隨後,亞洲 (如南韓、新加坡)、歐洲 (如英國、德國、法國等)、美國及澳洲均有猩紅熱病例顯著增加的報告,難道是猩紅熱疫情捲土重來了嗎?

香港的研究團隊自這波猩紅熱疫情的患者中分離出 A 群鏈球菌,並將之與猩紅熱疫情前的菌株同時分析,發現與這波猩紅熱有關的 A 群鏈球菌對紅黴素(erythromycin)、克林達黴素(clindamycin)及四環黴素(tetracycline) 等抗生素出現抗藥性。此外,更發現此波疫情分離出的菌株在染色體上出現了一個帶有超級抗原(superantigens) DNA 分解酵素的新噬菌體序列。在中國,具紅黴素抗藥性及帶有超級抗原的 A 群鏈球菌比例也快速的增加。由於猩紅熱被認為是細菌毒素造成的疾病,這個新的菌株不僅較猩紅熱疫情前的菌株表現更多的超級抗原,而且也可能更不好治療,因此被認為是此次猩紅熱疫情爆發的可能原因之一。

值得注意的是,歐洲猩紅熱病例增加的原因,和香港及中國猩紅熱疫情並無直接相關性。在英國,大部份由患者身上分離出來的 A 群鏈球菌並不對紅黴素、克林達黴素及四環黴素等抗生素有抗藥性,且帶有新噬菌體序列的菌株並不多見。 2016 年,英國研究團隊發現了一株新菌株,稱之為 M1UK,與先前流行的菌株在染色體上出現了 27 個鹹基對的變異,並在短短 5 年間成為英國主要盛行的菌株,更陸續在荷蘭、美國及加大拿等國家被發現。與此同時,2022 年英國出現了侵襲性A群鏈球菌感染病例增加的狀況,衛生主管單位也向民眾宣導家長必須特別留意小朋有是否有出現猩紅熱的症狀,並呼籲民眾不要輕忽猩紅熱可能帶來的嚴重後果,顯示菌株的變異已造成英國人民健康的威脅。

受惠於林口長庚紀念醫院細菌庫的支持,本人的實驗室得以長期監控本地A群鏈球菌株的變化。台灣是否有 M1UK 菌株仍待確認,但我們很清楚的知道,於 2011 年香港爆發猩紅熱後,本地 A 群鏈球菌的菌株就開始出現對紅黴素的抗藥性,且帶有新噬菌體序列的菌株也逐年的增加;值得注意的問題在於台灣是否像香港或英國等地一樣,即將面臨猩紅熱或侵襲性 A 群鏈球菌感染增加的風險?

2019 年末 COVID-19 橫空出世,各種防疫相關限制措施被用來保護大部份民眾的安全與健康,與此同時,這些限制也讓各種經呼吸道傳播的疾病,包括 A 群鏈球菌,無法在群眾中有效的傳播。因此,不知道是幸還是不幸,COVID-19 的大流行相當程度的打斷了這些危險 A 群鏈球菌菌株在台灣的傳播鏈,也因此降低其大規模流行的機率。但是,時間來到 2023 年,全面解除防疫限制的日子已近在眼前,當我們脫掉口罩,歡欣鼓舞慶祝遠離 COVID-19 的威脅時,會不會只是轉往另一個傳染性疾病大流行的未來呢?

瀏覽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