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區

表揚 111 年度優良教師

表揚 111 年度優良教師

因應全球「嚴重特殊傳染性肺炎」疫情尚未趨緩,為配合中央防疫政策,本年度三校教師聯合餐會停辦,優良教師表揚仍 111 9 20 日行政會議前,由湯明哲校長親自頒授褒揚獲獎教師教學、研究與輔導之卓越典範。恭賀 111 年度優良教師,以下為優良教師名單及其得獎感言:

獎別 單位 教師 感言

傑出教學獎/教學獎

工學院

王哲麒 老師

電子工程學

王哲麒 老師

日前我收到一封電子系畢業生的信,信中分享了在課堂上的學習心得以及使用這些知識的美好經驗,他證明早起去上我的課絕對不會後悔,讓我對於教學充滿無限的動力。

這兩年因為疫情的關係,對於教學也是一種挑戰,我嘗試使用 PBL 來取代考試,獲得不錯的學習成效,也證明危機就是轉機的這句話。

感謝院長和主任的栽培以及工學院同仁的承讓,讓我有機會在十年內三度獲得這個獎項,雖然教學是當老師的本分,說難不難,說簡單還真不簡單,我會持續精進我的教學方式,讓學生能夠真正獲益良多。

教學獎

醫學院

臨床醫學類

楊皇煜 老師

醫學系

楊皇煜 老師

教而得天下英才

感念師長教導,總醫師時,不願實習醫師白做工,值班花 1-2 個小時討論接觸的病歷。學長說,不求得天下英才而教之,但願教而得天下英才。

回國後,碩博士班口試和臨床教學中慢慢發現,見證奇蹟的密碼來自開放性的問題和更大的自由度。鼓勵學生用喜歡的方式,表達心目中好醫師和醫師科學家的形象內涵,學生立刻以戲劇,吟唱,雙簧,演講等創意表達不同的想法。教學是幸福的,相信學生的潛力,成就「教而得天下英才」。

歐良修 老師

醫學系

歐良修 老師

非常榮幸可以得到優良教師的殊榮。由於我是臨床兒科醫師,在課程的安排及解說,會試著以臨床的角度切入,引發學生學習興趣。除了低年級的「初步醫院見識計劃」課程,醫學及中醫學系五六年級都有四週的時間在兒科見實習,所以我們有很多機會可以教學,不管是主題授課、個案討論、床邊教學、病歷寫作及教學門診,都可以和學生近距離討論及回饋。

最後非常感謝可以獲頒優良教師,我覺得我只是眾多優良教師的一員,非常幸運及感恩。

陳志弘 老師

醫學系

陳志弘 老師

教學的路上,的確有許多的挑戰與感動,尤其身為臨床教師,工作上的負荷與時間的安排總是很難取得平衡,忙歸忙,但跟同學們亦師亦友的關係,共同學習與成長,更是得來不易的緣分,謝謝長庚大學給予自己的肯定,會再接再厲,做好同學們在個人專業化成長的路上一個重要的推手。感恩,繼續努力!

醫學院

基礎醫學類

謝宗勳 老師

物理治療學系

謝宗勳 老師

很榮幸能獲得今年度優良教師教學獎,身為物治系復健科學所的系友,有機會回到母系任教與回饋系所學生是令我最感驕傲的事。感謝系主任與系上老師無私地教學經驗分享以及同學的回饋跟建議,讓本人能夠逐年調整教學模式進而提升教學品質。此外,也感謝學校提供良好的教學環境、平台與資源(例如 OSCE、創新基地、E-learningEVERCAM TEAMS),讓老師們在疫情期間能夠隨時調整教學模式來維持教學成效。最後,因應後疫情時代來臨,學生除了學習理論與實務知識之外,對於跨領域學習與整合能力亦相當重要,本人期許後續在課程設計將與時俱進進行調整,以提升本校學生跨領域知識整合能力,培育更多跨領域高階人才,創造社會價值。

黃湘涵 老師

職能治療學系

黃湘涵 老師

謝謝系上主任、老師們這些年來的引導和指教,讓我在這段教學過程中,能夠不斷精進教學技巧並給予學生多元豐富的課堂體驗;也謝謝同學們對於課程內容的信賴及投入,讓我有機會引導他們的學習歷程,並從中得到鼓勵與肯定,成為持續前進的動力。期待未來我仍延續此股教學的熱忱,秉持教學相長的精神,不僅提供學生充足的知識,也作為學習者瞭解當代潮流與思維,憑藉學生們的學習動機和豐富回饋,持續提升我的教學技巧與品質。

游佳融 老師

細胞分子生物學科

游佳融 老師

從曾是坐在長庚大學教室的學生到站在台上擔任教師,我在教學的路上曾經疑惑,也不斷的摸索,學習與改進。回顧點滴,教授生澀的基礎學科知識,讓我有教學成長動力的人其實是我們「可愛又好學的學生 (學弟妹)」。調整心態與教法,盡可能站在學生的立場,思考他們的學習期待,讓在課堂上或課後的討論,彼此都有實質的收穫,我想這是令人感到喜悅的。感謝師長與評審委員們的支持與鼓勵,讓我有機會獲得此殊榮,而這份榮譽是屬於享受課堂學習的每一位學生/教師的。未來我也會持續秉持「學以致用」的理念,在傳道、授業、解惑的教學路上,繼續努力。

賴志河 老師

微生物及免疫學科

賴志河 老師

能獲得教學優良教師,我首先要把這份殊榮與微生物及免疫學科的教學團隊共同分享,我們的夥伴有教師、臨床醫師、助教及 TA 們,多年來一起努力、彼此相互交流、鏈結良好的學理基礎與臨床知識,讓學生們都能獲得最新的知識。在此,特別要感謝長庚大學提供學生們良好的學習環境,我們會精益求精、繼續學習,希望能讓學生獲得更好的教學資源。

工學院

廖駿偉 老師

機械工程學系

廖駿偉 老師

回顧進入長庚大學服務已超過 17 年,教學課程:工程數學 1,2,3 及微積分 1,2、動力學等,教學方式:板書、ppt 講解、線上教學等。雖然累積一些講義筆記,但面對未來教學新型態的挑戰:數位化及 EMI 化,仍覺得教學方式還需結合新的硬軟體做改變。因應課程規劃朝向單元化模組化,授課方式是否導入軟體,將理論結果以圖像化呈現?另外如何將教材數位化,提供學生課前預習或課後復習?自己也在學習中。這次獲獎很榮幸,但挑戰才要開始,謹祝福大家教學快樂。

管理學院

高銘鴻 老師

商管專業學院

高銘鴻 老師

感謝學校給予這個獎項,我不敢將它稱作肯定,只能把它當作鼓勵。因為在教學的這條路上,還有很多地方要向前輩們學習,而我自己的教學,也須要持續地調整與改善。「師者,所以傳道、受業、解惑也。」世界上難得有像老師這樣的職業,每天都在幫助人克服困難。看著學生在知識或技能上精進成長,在待人處事上成熟圓融,這就是我身為老師最有成就感的事情了。我會繼續努力,當孩子們的麥田捕手。

通識中心

王埄彬 老師

自然學科

王埄彬 老師

很高興獲得本年度的教學獎!我要感謝通識中心主管們的推薦及評審委員的肯定,這個獎項給我在教學上極大的鼓勵。我也特別要感謝本校數學成長社群的老師們,平日分享各自所遇到的教學問題,這對於我課程內容的安排、授課速度的掌控及試題難易度的調整,都有極大助益。對我而言,在長庚大學教書是愉快的,當你認真付出時,學生也會給予老師正面的回饋。最後,再次感謝校內同仁所給予的各項協助與鼓勵。

傑出研究獎

醫學院

施麗雲 老師

醫學系

施麗雲 老師

現今的精準醫學提供了血癌臨床研究的舞台。相較於其他固態腫瘤,血癌較容易取得硏究檢體,因此在轉譯醫學領域上,得以走在各種癌症最前端。很感謝研究團隊多年來的努力,建立了各種血癌精準的分子檢測平台,參與國際合作,高效率應用研究成果於臨床實踐,服務全台的血癌病患,提升了存活率。身為臨床醫師,這是最好的鼓勵,我謹代表團隊獲獎。

施信如 老師

醫學生物技術暨檢驗學系

施信如 老師

研究,是一件令人愉快而有意義的工作,追求真理、邏輯思辯、了解真相,很引人入勝。研究成果也能幫助疾病的預防和治療。感謝與我一起從事研究工作的同事及學生,這個獎不屬於我個人,而是大家共同的團隊合作成果,謝謝大家!我們一起繼續努力做有意義的事!

譚賢明 老師

生物醫學系

譚賢明 老師

感謝學校的支持與肯定,讓我「意外地」再次獲得此獎項。研究的道路艱辛,感謝有一同打拼的實驗室同仁們,重要的突破與成果發表後面都是大家的努力付出。更要感恩家人的支持與陪伴,每天晚餐桌上的分享與彼此鼓勵,是讓我可以持續前進的動力。

林光輝 老師

生物醫學研究所

林光輝 老師

學術研究是一條具有挑戰性的、 需要長期努力的道路,如何在眾多競爭者中脫穎而出,必須有創新的理念、持久的耐力、和百折不撓、越挫越勇的心態。我長期研究的方向是甲狀腺激素受體在癌症中的角色。事實上,甲狀腺激素受體調控著上千個基因,包括微小核酸-miRNAs 和長鏈非編碼-lncRNAs,此激素在其傳統作用的基礎上,還有許多其他未開發的功能,包括可能扮演腫瘤抑制功能,值得一生去追尋。感謝國科會、學校及各級長官的栽培、提攜,也要特別感謝妻子長期在背後默默支持與鼓勵,使我無後顧之憂,才能有今天的表現。

顧正崙 老師

臨床醫學研究所

顧正崙 老師

非常榮幸得到校方與審查委員地肯定,四度獲得優良教師研究獎。

本實驗室從事轉譯醫學研究,應用生物醫學方法研究人類疾病,期望能直接了解人類生理與解決臨床問題。長庚體系提供良好的設備與經費,藉由研究工作,希望能培育出更多優秀的年輕科學家,積極從事研究成果的應用發展與藥物開發,直接回饋社會對生物科學領域的期待。

研究非一己之力能完成,有幸代表團隊獲獎。感謝所有臨床醫師們的信任協助、病人與家屬的參與配合、國內外合作者的支持,建立了國際研究網絡;感謝實驗室所有同仁長久以來努力不懈怠,為解出科學的奧秘與解除患者疾病痛苦所做出的奉獻;也誠摯感謝所上同仁與學校長官們的支持,以及學界同行前輩的幫助。

工學院

賴朝松 老師

電子工程學系

賴朝松 老師

感謝長庚大學與長庚醫院提供研究資源,使得本實驗室這幾年成功主持或參與國家型計畫包含「射月計畫」、「A 世代半導體計畫」、「量子軟體技術與應用開發」等,特別在下世代半導體的技術開發,以及在生物感測器的創新多有突破,並將想法應用於「密碼編碼中的亂數產生器」、「神經元件與智慧運算」以及「生物奈米發電」等,敝人真是感到萬分榮幸,也見證創造萬有的神裏有何等的奧秘。

非常感謝長庚大學半導體實驗室,功不可沒的王哲麒教授與楊家銘教授,還有研究生的投入與努力,沒有這群可愛的學生,就不會有驚人的發現與突破,在實驗室裏常常日以繼夜,期間也經過許多失敗,但也經歷過在創新的研究中跌倒,更經歷如何再站起來。雖然在沙漠中開江河以及荒野中闢道路是何等辛苦,但開花結果的時候卻能加倍的珍惜,證實了 「流淚撒種的,必歡呼收割」。難怪研究路上眾人前仆後繼,樂此不疲。

賴瑞陽 老師

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

賴瑞陽 老師

深深感恩一路上幫助我的許多實驗室成員與合作夥伴,令個人在體驗這段科研職涯旅程備感溫馨惜福,也特別謝謝家人的支持與勉勵。

管理學院

張錦特 老師

管理研究所

張錦特 老師

讓研究成為生活的一部分,面對所有的問題、事物都保持好奇心,做研究就會比較有趣,不會成為負擔。謝謝長庚大學給我們一個良好的研究環境,沒有太重的教學與行政工作量,讓我們可以比較專注於研究。希望長庚大學重視研究,追求卓越的初心一直保持下去,早日成為世界的名校。

陳亭羽 老師

管理研究所

陳亭羽 老師

衷心感謝管理研究所詹錦宏所長、萬書言所長、工商管理學系黃崇興主任、及管理學院詹錦宏院長的推薦與支持,並感謝學術研究歷程中諸多同儕的鼓勵與提攜。最後,感謝長庚大學提供良好研究環境與完善研究設備,讓教師得以在自我崗位上安心從事學術研究工作。此次獲獎對個人而言是肯定也是鞭策,今後仍繼續本著刻苦耐勞、兢兢業業及實事求是的精神與態度,在學術研究上精益求精。

通識中心

陳敬勳 老師

自然學科

陳敬勳 老師

能得到優良傑出獎首先感謝我的研究團隊的努力,雖然我的研究只是以管窺天,以蠡測海,但仍自我期許能將『學術作為一種志業』。近年我們的研究以二氧化碳處理與環境汙染物移除為主要的方向,期待能對我們的環境保護有一番貢獻,聖經上說:萬事互相效力;叫愛神的得益處,我感謝國科會每年的專題研究計畫補助,更感謝學校對於研究方面的大力支持,本校與醫院提供的研究資源著實令他校的老師羨慕,個人也相當珍惜這樣的研究環境。

駱碧秀 老師

自然學科

駱碧秀 老師

此次榮獲傑出研究獎,與 2001 首次獲研究獎一樣的心中感恩滿滿,特別要感謝明志科大李志偉老師與北科大陳生明老師的實驗室能長期合作,讓我可以在生醫材料與生物感測跨研究領域中,發揮自己生物化學、表面化學與電化學分析之研究專長,並榮幸入選由史丹佛大學發布 2020 年度科學影響力排行榜之「全球前 2% 頂尖科學家」榜單。另外感謝研究助理侯峻偉先生多年的協助,而學校的研究環境,科技部與長庚醫院的研究經費,都提供我研究之路得以持續進展的貴人,特此致謝。

傑出研究獎/研究獎

工學院

吳旻憲 老師

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

吳旻憲 老師

來長庚大學任教並從事研究工作已十五年,能獲此獎項除了是一種鼓勵外,更是一種鞭策。首先我要感謝實驗室夥伴們和我並肩努力,另外我也要感謝長庚醫院及國科會的研究經費支持。學術研究工作是一項漫長且寂寞的旅程,展望未來學術研究之路,我仍不忘當初選擇科學研究的初衷,希望能盡個人棉薄之力,為人類社會的進步作出貢獻。

研究獎

醫學院

紀景琪 老師

醫學系

紀景琪 老師

我很榮幸能獲得優良教師研究獎。實證醫學的目的是提供實證基礎,供臨床健康照護人員為病人做出最佳的醫療決策,進而提升醫療品質。我們過去 10 多年來一直從事實證研究,推動實證醫學教育,自我期許能「用實證改變世界」,讓這個世界再美好一些。在此特別感謝長庚紀念醫院的實證夥伴們,我們共同的努力才能讓這一切成真。也感謝長庚大學的支持及國科會提供研究經費,我們才能順利推動實證醫學教育的創新與研究。

年輕學者研究獎

醫學院

鄭文睿 老師

醫學系

鄭文睿 老師

從臨床出發的研究歷程來自於肩負著嘗試解決臨床診療中的諸多不完美與患者們的期望。能有幸獲頒這獎項,歸功於以身教言教示範醫師科學家典範的廖運範院士的指導,長庚肝臟團隊的前輩們,科內師長與同事同伴們的指教與齊心協力,跟實驗室團隊同仁孜孜矻矻充滿熱情的努力,以及最重要的,一路以來患者們給予我們的期望與支持鼓勵。希望未來我們系列的研究能有機會幫忙更多受到疾病所苦的人們,從長庚經驗分享給全世界。

陳金銓 老師

中醫學系

陳金銓 老師

非常榮幸得到評審委員的青睞,獲得本屆優良教師,也非常感謝長庚大學的支持與鼓勵。壽命相關研究機制極為複雜,老年化相關疾病更與此息息相關,非常感謝實驗室的研究人員願意一起投入,才能在研究上獲得不錯的成果。未來也將和大家一起學習,本著研究初衷,為生醫研究貢獻微薄之力。

工學院

林彥亨 老師

生物醫學工程研究所

林彥亨 老師

能夠得到年輕學者研究獎,首先要感謝學校提供一流的研究環境,支持年輕老師們往一流研究的方向邁進。也要感謝我所在的醫工系同事們,能夠適當分配各項資源,讓年輕老師能夠深入研究,進而能產出優質研究成果。最後感謝我歷年的研究生,與我一起打拼,利用學校提供的環境、資源,實現了自我的價值,也幫助我獲得這個獎項。也謝謝研究上的合作夥伴,提升了我的研究價值。期許自己獲得此獎項是一個開始,未來的研究成果能對社會有所貢獻。

管理學院

邱月暇 老師

醫務管理學系

邱月暇 老師

對於人、環境、文化、疾病的觀察是我從小的興趣。在流行病學的訓練過程結合興趣是人生最快樂也是最幸福的事。感謝引領我進入疾病篩檢領域導師-陳秀熙老師及團隊,將研究領域及視野拓展到國家政策、健康行為、文化差異及科學推理的研究領域。在長庚大學約13年時間,讓我可以繼續繼續朝著研究興趣前進,感謝在這過程中有良師益友的醫管系老師們、學校教師、醫院臨床研究人員們及研究資源的支持下共同並持續進行,未來持著初衷繼續前進。

傑出技合獎

醫學院

施信如 老師

醫學生物技術暨檢驗學系

施信如 老師

我喜歡做研究,並無特別想到技轉。但這次 COVID-19 的疫情,的確讓我深深體會研究的成果,要真的用在病人身上是需要透過產學合作、技術移轉才能達到。謝謝技合處的專業協助,讓我們研究團隊能更了解產業界的運行模式,讓我們學習與產業接軌。而讓研發成果能藉由商品化來幫助防疫、幫助病人。

技合獎

工學院

蔡孟燦 老師

電機工程學系

蔡孟燦 老師

如何將研究成果商品化是我近年給自己的工作目標,有幸在科技部經費與校內長官支持下,讓我們團隊自校內衍生一家科技新創公司並將過去研發成果成功商品化。很感謝校內長官支持與包容,讓我可以專心投入技轉與新創工作,感謝技合處的長官與同仁總是不厭其煩地協助我。這次得獎殊榮對我是莫大鼓勵,從研究工作轉換成創業對我是一項大挑轉和轉變,感謝學校給予我這次得獎機會,也希望未來我能再將在新創事業所學得的經驗回饋給學生。

陳始明 老師

電子工程學系

陳始明 老師

我非常榮幸獲得這個技合獎,我要感謝董事長、校長、工學院院長和技合處的大力支持,他們為我提供了優良的基礎設施支持,使得可靠度中心能夠達到幫助台灣業界解決關鍵可靠度問題的水準。剛開始工學院的賴院長也積極介紹一些業界公司,讓可靠度中心可以有起步的機會。

成立可靠度中心的使命是為了提昇台灣產業界對可靠度的重視,讓台灣製造的產品擁有世界級的品質和可靠度。其實剛開始對於大多數公司來說可靠度是一個陌生的名詞,在中心成立7年後,我看到越來越多的公司主動來找我尋求產品可靠度和詳細故障分析的服務。

很高興本中心能夠完成最初使命,在這個獎項的鼓勵下,我會帶領中心繼續將我們的專業知識和服務擴展到台灣更多公司,並在國際會議上展示我們的成果,向國際展示長庚大學。

陳光武 老師

資訊工程學系

陳光武 老師

自己從生物資訊的角度切入病毒相關研究已經多年,專利是有申請過,但沒來有想過會跟技轉產生任何的關係,畢竟我們都是學者,講到生意我就頭痛。所謂時勢造英雄,因著新冠病毒的盛行,催生出這項新穎的抗體檢測工具,為防疫做出一些小小的貢獻。很高興可以跟新興病毒中心這個團隊一起得到這個獎項,也感謝技合處大力媒合與推薦,跟校方多年來的支持。

醫學院

施信如 老師

醫學生物技術暨檢驗學系

施信如 老師

 

新興病毒感染研究中心開發的「新冠病毒中和抗體含量檢測技術」是在施信如特聘教授領軍,與陳光武、郭瑞琳、吳治慶、龔于農與黃鵬年多位老師努力下,結合病毒中心其他同仁與林口長庚紀念醫院及台塑生醫完成技轉商品化成果,可應用於檢測對抗新冠病毒抗體含量多寡的依據,更依此技轉獲獎「110 年國科會技術移轉貢獻獎」與 110 年臺北生技獎 -技轉合作銀獎」殊榮。

本團隊將傳統檢測技術加上新穎 AI 數據分析模型,開發成具有實用性與重要性的新冠病毒抗體檢測平台,並成功商品化且通過衛福部緊急使用授權許可應用於臨床檢測中,對於能貢獻自身能力來幫助社會控制新冠疫情深感光榮,更代表長庚大學研發與實作的能力有目共睹,能成為台灣未來科技研發的重要碁石。

郭瑞琳 老師

醫學生物技術暨檢驗學系

郭瑞琳 老師

吳治慶 老師

醫學生物技術暨檢驗學系

吳治慶 老師

黃鵬年 老師

新興病毒分子醫學國際碩士學位學程

黃鵬年 老師

龔于農 老師

新興病毒分子醫學國際碩士學位學程

龔于農 老師

輔導獎

醫學院

余幸宜 老師

護理學系

余幸宜 老師

接獲得獎通知的同時,心中充滿了感激。在輔導中,當學生得到協助並解決問題,個人會感到有成就感。然而輔導中,有時也會感到遲疑、衝擊,感謝護理系蔡芸芳老師、王碧華老師、王怡文老師及同事們的經驗分享、開解及協助,過程中,我得到釋懷及被理解,也對學生後續的輔導有更多的信心及方向,自己也獲得個人成長。此外,也感謝學務處各處室提供的協助及資源,讓我在輔導過程,能即時獲得強大的幫助。我清楚的了觧,我們是一個團隊。

黃幸宜 老師

醫學生物技術暨檢驗學系

黃幸宜 老師

在長庚大學擔任三屆大學部導師十二年以來,陪伴了一百多個學生從大學新鮮人到大學畢業。感謝和我搭檔八年的舒竹青老師以及系輔導邱全芊老師和我一起處理各種事件,讓不愉快的事件落幕並讓同學們都能繼續前進為自己人生中更重要的事努力。這次能獲此榮譽,要感謝系主任沈家瑞老師、系輔導老師邱全芊老師以及系上各位老師們的推薦。期許自己能保持初衷以及熱情,協助學生找到自己未來的方向。

工學院

劉裕國 老師

化工與材料工程學系

劉裕國 老師

謝謝校長、院長、化材系邱主任、各系主任、諮輔組同仁,以及化材系系輔導許瑞祺老師的推薦,讓敝人能夠得此殊榮,往後若仍有機會擔任大學部導師重責,將會繼續秉此情神,協助並輔導學生。

管理學院

李怡禛 老師

工商管理學系

李怡禛 老師

距上次得輔導獎整整十年,當年的導生多已結婚生子各奔前程,感謝 FB LINE,讓我能持續參與他們的成長與喜樂。近年校園輔導現況,則有感特殊生似乎日益增多,學務處實為導師重要後勤支援夥伴。在此特別感謝諮輔組靜樺、依婷、及莉彣總是提供最快速專業的轉介支持。謝謝生輔組及住宿組的教官與同仁們成為學生在校外或宿舍端的第一求助對象,讓導師們得以投入研究教學。期盼學校增補專業輔導人才,讓學生憂鬱卡關時能獲得更完善的關照。

優良社團

(羅卡達工作隊)

謝明儒 老師

醫學院醫學系

謝明儒 老師

三年前接下羅卡達山地醫療服務隊輔導老師的工作。這也是三年來我最大驚喜。記得第一次的上山出團,凌晨 06:20 在文物館授旗。我懷疑一群大學生能夠這麼早集合嗎?結果當然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所有人早已準備好輜重糧草等著我與交通車。

接著我看著社團在經費申請、募資困難、疫情侵擾中搏鬥。我很榮幸能跟著社團一起度過,一起提升品質與擴大服務面向,但最終是羅卡達給我成長的機會,讓我補足自己的人生拼圖。

優良社團

(資訊社)

吳宜真 老師

通識中心自然學科

吳宜真 老師

很高興能獲得優良教師社團績優輔導老師這個獎項,心中滿滿的激動與感謝。我們資訊社是個學藝類的小社團,辦過很多與新興資訊科技相關的活動、服務、講座與社課。我擔任資訊社輔導老師非常多年了,社團的經營過程中,遇到了不少困難,尤其在疫情的這兩年中。這些起起伏伏,演進與成長,我都一一看在眼裡。

對於這個社團而言,我想我除了是輔導老師外,更像是一個夥伴,同學們與我的感情基本上都不錯。我也儘量都會抽空參加社團所有的社課與活動,希望可以分享一些我個人的一些知識與經驗給他們,期待資訊社永續發展,繼續成長茁壯。

 

 

 

 

 

 

 

 

 

 

 

 

 

瀏覽數: